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9|回复: 0

晋商特征深度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乔家大院》效应巨大,那么山西商人何以有如此显赫作为,晋商文化何以有如此魅力呢?
     
    乔家是晋商的一员。 在跨越明清两朝历史中,山西商人曾以纵横商界近500年的辉煌业绩而名震中外,无论是美丽富饶的江南都邑,还是严寒遥远的塞外荒漠;无论是朝廷高居的繁华京城,还是遍及各地的民间庶里,凡有鸟雀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辛劳货殖的足迹。当时,号称三大商帮晋商、徽商、湖商,晋商为首,全国十六家大财东,都是山西晋中人。除乔家外,祁县的渠家,太谷的曹家,榆次的常家,平遥的水家以及灵石的王家,个个富甲天下。据史料记载,从15世纪到19世纪,从全国经济情况来看,山西商号,尤其是金融票号,星罗棋布,汇通天下,独领风骚。山西的货币资金,不仅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和资金调度,而且把触角伸到了欧亚等地。晋商队伍之浩大,财力之雄厚,简直是令人费解的天文数字。山西人一批又一批,一代接一代,潮水般涌向全国各地,号称百万大军。仅走东北的人就达40万人,旅俄1万人。祁县当年人口不足10万,在外经商的就有2万人之多。据说仅大盛魁商号极盛时,其旅蒙商队拥有骆驼10万峰之多,从业人员7000余人。这些老西儿在外是西客,在家是财东,不仅聚集了大量货币资金,而且把白银源源不断运回老家,置地盖房,一片辉煌。乔家大院,仅乃冰山一角。祁县的渠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庄园、灵石的王家大院等等,其规模之大,风格之别具,皆可与乔家大院媲美,至今均保存完好。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这样论述:“晋商明初至清末,五个世纪,经营项目最广,活动范围最大,资本最雄厚,利润最为巨大的集团,成为封建商业高度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足以夸世界商人之前”。难怪晋商被西方誉为“中国的威尼斯商人。”晋商何以有如此的作为呢?概括许多专家对晋商久盛不衰的经营思想,是为晋商文化,其精神内涵是晋商成功的支柱。
     
    其一曰:勤奋进取、无畏险阻的艰苦创业精神。晋商以乔家为代表,他们在创业中,处处表现的勤奋进取,自我牺牲以及无畏冒险精神是常人所难以承受的。更可贵的是他们把这种精神一以贯之,即使发迹致富后,仍将坚守不忘。晋商对万里行商,习以为常,十几岁、二十几岁,离家远走他乡,几年十几年矢志不渝,不以身家为念。广东自辟为通商口岸后,晋商不畏艰辛,迅速介入,垄断了福建武夷山茶对英的输出;尤其在开拓西北、东北各省以及中俄恰克图贸易商务中,他们翻越千山万水,踏遍浩瀚沙漠,终年过着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的生活,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间或突遭匪劫,丢命失财,死于天灾人祸者,时有所闻,黄沙白骨令人触目惊心。难怪人们说晋商干的是赌生命、盼命运、求利忘我的冒险事。然而晋商并未因艰险而退缩,这是他们成功因素之一。
     
    其二曰: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的贸迁四方精神。明嘉靖以后,晋商主要贩运茶、丝绸、棉布、瓷器、盐、粮食等商品,往来于内地和东南沿海地区。他们采取“人弃我取,人无我有”的策略,不论远近,只要有需有利,就及时返运,把商品逐步扩散于四方。俟至清代,晋商势力已扩展到:南则江、汉以至粤、桂,北则东北、蒙古,东则京、津、鲁、苏,西则甘、青、宁、新,占领了全国市场,对国内物资交流,互通有无,活跃市场,促进生产,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晋商的势力也伸向了国外,俄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和南洋、阿拉伯地区以及欧、非二洲都遍有足迹。其势之盛引起了外商之担忧,一位外国学者这样惊叹道:“足入东西之市场,则胡服辫发,姗姗而来,足令人徒生一种惶恐之念者,固比皆是也。”
     
    其三曰:严守承诺、“利以义制”的崇尚信誉精神。山西民情,和平而忍耐,俭朴而淳厚,刚直而重实行,《史志》载之凿凿,向为世人所称道。晋商在经营活动中不忘故乡遗俗,“重廉耻而惜体面”,而且将其演变成经商处世的准则:“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晋商在外,时时以此作准则约束自身,以做“善贾”“良贾”为荣,把严守信誉作为商业道德,代代相传。他们讲求“君子 爱财,取之有道”。明嘉靖年间,山西名商王文显就这样训诫诸子说:“夫商与士术而同心,故商者,处财皆货之场而修文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到清代,随着晋商经济势力逐步发展,这一精神得以进一步弘扬,诚以待人,珍视信誉,已成为晋人经商的成功秘诀。有的父辈经商遇险破产,若干年后子孙从商发迹,对本来无须承担的陈债,则主动代先人偿还。诸如此事,屡见不鲜,在国内外传为美谈。1888年上海英国汇丰银行一位经理将离开中国时,对山西票号、钱庄经营人有过这样一段评论:“我不知道我相信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能像我相信中国商人或钱庄经营人那样快……这25年来,汇丰银行与上海的中国人作了大宗交易,数目达几亿两之巨,但没遇到一个骗人的中国人。”梁启超也评论“晋商守信用”。晋商既珍视自身信誉,必然重视自身职责,他们在经营上坚持“利以义制”准则,凡事一丝不苟,受一事诺一言,终身不渝。这是晋商立足社会,形成长期稳固地位的根本。
   其四曰:高屋建瓴、远见卓识的捕捉商机精神。早在明清时期,晋商即从商业竞争中领悟到信息的重要性,要求经营者必须具有远见卓识的慧眼。经营者努力使自己“耳聪目明”及时捕捉商机,做到知于前,行于先,出奇制胜,左右逢源,游刃于国内外市场,使之立于不败之地。各大商号、票号,都把搜集、分析、鉴别和运用信息视为成功的关键,各总号对分号要求按时反馈商情动态。太谷曹家在沈阳的富生峻商号掌柜,有一年秋天回省探亲,一路看到高粱长势喜人,不禁折了几根,竟发现茎内蛀虫很多,当即断定虫灾蔓延,丰收无望,行情必涨,遂打消归省念头返沈阳,大批购进高粱。其它商号则被即将丰收的假象迷惑而大量抛售。待至秋收,高粱产量锐减,行情陡涨,富生峻顿获巨利。这条信息,也被身居包头的乔家复盛公掌柜获识,救活了乔家生意。晋商每每开拓市场,垄断经营,无不靠通灵的信息。雍正五年(1727)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扩大通商的《恰克图条约》,确定以恰克图为通商之地。辟埠伊始,在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驻足贸易的晋商得到信息,捷足先登,参与市场创建,占领市场,形成垄断局面,从此独霸恰克图市场170余年,使恰克图成为我国对俄贸易中心及通往俄国腹地的桥头堡。
     
    其五曰:组织严谨、选贤任能的严格管理精神。晋商健全的组织,严谨的号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其它地方商人望尘莫及的。各商号、票号对可能发生的陋习劣迹,均有成文的规定。如对宿娼纳妾、醺酒赌博、吸食鸦片、接眷外出、擅自开店、投机取巧、私放货、空买空卖、款借亲友、懈怠号事、涣散无为、苟且偷安等等, 都在严禁之列。违者当依规议处,直至开除。乔家的祖训家规“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代代传承,无一敢违。在用人制度上,晋商也有一整套规定,从对学徒的选择培训以及选贤任能,奖惩制度极具特色,使全号上下,努力任事,团结一致,人人勤奋,杜绝了因人用事的弊端。以“大盛魁”为例,学徒进号需经人介绍,审查三代,面试合格,由殷实商户保举。进号后先读《中庸》,乔家复字号大掌柜当年学徒时就私下阅读《史记·货殖列传》。学徒期间除学习业务知识,接受培训外,还要学会俄、蒙、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然后才能到分号做事,直至第4年始享受劳金待遇,以后根据业绩,逐次递增,入号15年后方允许首次返里探亲。此后每三年可归乡一次。如有违规舞弊者,一经发现,绝不宽容。
     
    其六曰:彼此联结、互相提携的商帮集团精神。在清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增长,国内外商业竞争力量也在增强。晋商为维护既得利益,巩固阵地和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彼此联结起来,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纵横连接,网络贯通的地域性商业集团,世称“山西帮”或称“晋帮”“西帮”。如恰克图,有120多家晋商组成商会,维护共同利益。在国内,晋商同乡会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包括云南、贵州等地也不例外。
     
    其七曰:刚毅务实、随遇而安的应变图存精神。晋商以刚毅务实之风,在经商中表现随遇而安,顺应环境,甚至逆来顺受的品格,遇到挫折不气馁,面对困难不低头,总是想方设法去应对的应变图存精神,使晋商得以成功。如原来晋商销于国内外之茶皆为福建武夷山所产,但到1853年至1856年,因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而受阻,遂迅速转向湖南采购。后来,他们又发现两湖交界的羊楼洞、羊楼司一带地区,山峦重叠,雨水充足,气候湿润,甚宜植茶,便指导茶农扩大栽培,很快便形成了一个新的茶区。同治年间,俄商在本国政府支持下,凭籍不平等关税条例优势来中国自行贩茶,使晋商之利为其所夺,陷于困境。但晋商并未服输,而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积极进取,由恰克图假道俄边行商,进而打入俄国境内,同俄商争夺利源,竟居优势。
     
    早在满清入关前,一些晋商就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于关内外,以商为名,为满族统治者输送军需物资,提供情报。满清入主京师后,不忘晋商之功,遂恩赐加封为首的八姓商为内务府皇商。晋商中的头面人物,俱被朝廷笼络,封官晋爵,遂使那些亦官亦商的清巨擘富贾,甘心情愿效忠朝廷。康熙亲征准噶尔时,皇商范氏兄弟,自办银两售军,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阎,克期必至,省国费以亿万计,康熙赐其兄为二品太仆寺卿,弟为布政司参政,使其名声大振,权倾一时。1873年,清戎边兵饷不继,平遥蔚字号遂供白银20万两解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经济拮据,途经太原时,乔氏“大德通”票号以30万两白银代支皇差,受到朝廷表彰。慈禧、光绪到祁县时,也是下榻“大德通”,该票号又慷慨捐银10万两以示孝敬,换得慈禧赞许,遂传旨令各省解京饷银,一律改汇祁县、平遥、太谷等县山西票号总号银的总出纳,实现了“汇通天下”的理想。从官商勾结,互惠其利上讲,晋商起了支持清政府延长其寿的作用。同时晋商也因此升到了鼎盛的终极,由此滑向衰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晋商为封建制度服务,有其局限的一面,但在维护满清统治的同时,也展示了其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晋商长达数百年所铸成的经营理念,反映了其根基于三晋大地的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载:“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祁县有一半以上人家子弟在外经商。汾州府“民率于末作,走利如骛”。汾阳、临县“两县多商贾”。夏县“民俗赴末者众”。曲沃“重迁徙,服商贾”。介休“人民繁庶,重迁徙服贾”,泽州、蒲县“食者多,民去本就末”,“长治潞浩穰邑也俗善商贾”,高平县“四郊东务农,西贩贾”。徐沟、太谷“农力于野商,营于市”“商贾勤货易”“太原、汾阳数大县,以商贾致富”……山西位居中路,连南接北,纵横四方的地理优势,被晋商发挥得淋漓尽致,经久不衰。而纵观晋商的成功,“天时、地利”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其以“诚信、耐劳、节俭、朴实”称著天下,独树一帜的典型形象,集中体现了儒家“人和”思想和古代商贾“利以义制”的经营价值观的文化传承,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潇洒了一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2 15:0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