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9|回复: 0

黄心川对密教的研究与考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4 16: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佛教论(黄心川佛教文集)/真如丛书/黄心川著


书摘

法天、安息灾、施护等人在北宋初年传播的密教主要是流行在印度孟加拉、奥利萨地区波罗王朝时期所兴起的无上瑜伽一系,也就是俗称的左道密教。印度后期密教最为重要的四个经典中的两个(《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大悲空智金刚王仪轨经》)被译成了汉文,其余两个(《如意轮总持经》《时轮经》也被译成了藏文。由于左道密教吸收了印度教性力派的“大乐”思想和实践,推行灌顶、双修、轮座等等密法,这与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思想不合,因而统治阶级不得不公开出面干预密教经典的翻译和传布,使密教的活动只限于一部分封建上层之间。随着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印度僧人来华被隔绝,我国汉地的密教也就衰亡了。元明以后随着喇嘛教的输入内地,密教的思想和实践又以新的形式在一部分汉族地区流传。


密教是印度的宗教,是印度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在传入我国后,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情况,迎合一部分封建上层的需要和民众的习尚,也作了不少相应的改变,摄取了儒家、道家和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佛教的密咒、方术在汉初传人中国后首先依附于中国的阴阳五行、谶纬、神仙、鬼神信仰等等,以后又与儒、道等相交融。这种印度与中国混杂的情况在最早杂密的经典中就见其端睨。

例如后汉失译的《安宅神咒经》中写道: “佛告: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神龙鬼,皆来受听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岁月却杀。六甲禁忌。……百子千孙,父慈子孝,男女志贞,兄弟良顺,崇义仁贤,所愿如意”。

在这则咒文中可以看出既有道教的鬼神,也有儒家道德的说教。咒中所说的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也是占星术占卜的对象(见《春秋繁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道教之神。六甲即遁甲,是后汉时期的一种流行方术(见《后汉书》,方述传》)。

这种相互摄取的现象到我国僧侣对印度密教有了比较系统的知识,即纯密的经典被介绍到中国、密教的经轨逐渐定型以后,还表现得很突出。 例如: 不空译《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中说: “焰魔天与诸五道冥官、太山府君、司命行疫神、诸饿鬼等俱来入坛场,同时受供”。

善无畏译《阿吒薄俱元师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中说: “南斗注生,北斗注杀,天曹府君、太山府君、五道大神、阎罗大王……山神王、风神王、树神王……汝等受我香华供养”。

从上述经咒中可以看出,密教的神坛中有着众多的道教神仙、佛教神祗和民间崇拜的自然精灵。太山府君原系东岳泰山的鬼神,掌管人们生死的命簿,是道教的主要崇拜对象。阎罗王原系婆罗门教的冥界大神,后被佛教吸收,密教又推崇他为南方的守护神,总之在密教的万神殿中既有着印度的神,也有着中国的神;既有着佛教的神祗,也有着道教、民间信仰的神灵等,在印度和西藏的密教中流行对女(明妃、女尊)的崇拜,而在汉地的密教中并不见突出,这大概和中国封建伦理主张男尊女卑有关。

密教的主神有着交替的性质,常常因人因地而异。密教在赵宋时期由于受到了当时三教合流的时代思潮影响,与儒、道结合得更为紧密,在当时翻译的一些密教经典中,儒释道三教的用语几乎难以区别。密教无上喻伽的一些思想和实践虽则不为中国一部分人所接受,但在密教的实践中明显地摄取了道教的一些咒术、符录和房中术等等。

例如宋 天息灾(注意:宋代的天息灾即是 目前广泛争议并怀疑为伪经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翻译者)所译的《文殊仪轨经》不单公开鼓吹儒教的伦常思想,如说:“小支那国、大支那国……须是国王重臣,信敬弘法,人民士庶,孝养父母,恭敬圣贤”,而且也大谈中国传统的占星术、图忏和道教的阴阳等等。如说:“妙吉祥有阴阳,宿曜法二十宿,十二宫分,各各分别”“阴阳风三种,合贪嗔痴三种法,不息灭故,令阴阳风而又增益。又合地四大,地与水合,火与风合,又有虚空而为第五……唯有特祥端之应”。密教在这里把道教的阴阳、佛教的三毒和婆罗门教四大、五大学说都吸收到了他们的体系中去。

(二)藏地密教

密教在传人我国藏地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印度密教的几个主要教派(金刚乘、易行乘、时轮乘)几乎都在西藏得到了广泛的传布,它们的经典大部分都被译成藏文,其中有一部分还被转译成蒙古文等等。藏文密教经典极大部分汇集在《藏文大藏经》中,该经收集藏文密教经典共3848部,其中属于甘珠尔的728部,丹珠尔的3120部。布顿把密教经典分为四类别(详见上 节)。大致说明了密教经典的性质及其发展情况。


在西藏传播的印度密教并非属于一个统一的学派,也不是依据同一的学说,但大致可以看出:印度密教与西喇嘛教教发展的过程是平行的,在某一个时期还是同步的。在印度佛教被消灭之后,西藏的密教还在继续发展,成为印度佛教的延伸部分。


关于密教于何时传人藏地的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据西藏《青史》载,在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拉萨已有印度和尼泊尔的僧人,印度和西藏的僧侣还一起译出了《阎曼德迦法》等多部密教经典,但这些密典并没有被保存下来,也没有看见对后世的影响,因此上述史料并不可靠。


印度坦多罗佛教传人西藏有确切史料可证明大概是在赞普墀松德赞(742—797)时期,墀松德赞曾派他的重臣巴塞襄去尼泊尔礼请中观瑜伽行派的创立人寂护人藏传法,寂护入藏后遇到不少从本教方面来的阻力,因此建议藏王延请密教大师莲花生人藏弘法。莲花生是印度金刚乘的始祖、奥利萨国王因陀罗菩底的儿子、寂护的妹夫。他应邀入藏后,以初建的桑耶寺为中心,翻译了不少显密的经典,传播因陀罗菩底一系的金刚乘密法。他利用密教法术与本教巫师进行斗争的同时,还摄取了不少合乎自己需要的本教成分。例如以莲花生为祖师的宁玛派寺庙里供奉的八尊神像,其中“世间三部”即“差遣非人”、“猛咒咒诅”和“世间供赞”都是从本教那里取来的,“非人”(玛摩)就是本教中的一尊凶神。①



墀松德赞为了发展佛教,培养佛学翻译人才曾先后派毗庐遮那等二批人去印度留学,毗庐遮那从印度大菩提寺学成回藏后,大事宣传金刚密法。此外,墀松德赞还从印度请来密教大师法称传授瑜伽部金刚界大曼荼罗灌顶等等。密教从此在藏地开始活跃起来,三传至墀祖德赞(815-一-838)执政时,佛教又有了重要的发展。墀祖德赞曾请胜友、天王菩提等译师把过去时期所译的经论重加整理、校正,为使译名统一,编纂了《翻译名义大集》,这个《大集》不包括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的经典,当时对译经规定以梵译藏为主,内容以显教经论为主,对翻译密典有种种限制,无上瑜伽部未经藏王批准不许随意翻译。因此可见密教在吐蕃时期并未得到广泛的传布,无上瑜伽密法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


目录
总序
释迦牟尼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论龙树的中观哲学和辩证法
中国密教的印度渊源
密教与道教
印度瑜伽与中国佛教、道教、民间气功等关系
印度吠檀多哲学与中国佛道思想的交流
印度、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当前东亚佛教的复兴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尼泊尔佛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南亚宗教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韩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中国的双向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的交流
——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
中国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
周边国家的影响
沙俄侵略蒙藏与喇嘛教
《法华经》与天台三大部
略述南山律宗唯识观
大型传记人物壁画
——《唐玄奘》前言
玄奘的佛经翻译与玉华寺
《玄奘研究》发刊词
《玄奘研究文集》(一)序
《法门寺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序
在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巨赞法师文集》序
高扬著《金刚经新注》序
何建明著晚清民国佛教思想史论
——中国佛法
的近代调适》序
横山綋一广泽隆之编《佛教语辞典》序
评杨曾文教授著《日本佛教史》
霍旭初著《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序
杨富学著《回鹘佛教》序
后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3 20:1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