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74|回复: 0

[选刊] 国文与外来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1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佚名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尽管经过简化和白话运动,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我们的文化积淀中学到许多东西。以文言文对应白话文来讲,“吾”对应“我”,“尔”对应“你”,“吾等”、“尔等”就是“我们”、“你们”。“诸”解释为“之于”。其实我们的语言完全可以为世间万物命名,并形容它们。

但是,自清末被帝国主义的炮火打开国门后,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词典上查不到的词条。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更是有增无减。可以这样说,这些词条全部都是外来语,有的是音译,有的是意译。而且这些外来语词条大部分是准确的。

如:乐器类:吉他guitar、贝司bass、萨克斯(风/管)saxophone。这些都是音译,然而其中有一个很不准确的翻译——贝司bass。国内玩音乐的人基本都知道“贝司”是弓弦乐器的一种,它有五根弦,音阶很低,在乐队中主要的低音伴音演奏。但是在英语中,“bass”本身就是低音的意思,它不像“guitar” 和“saxophone”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形容词,可以形容任何一种低音乐器。

沙发sofa。一个已经约定俗成的词条,没什么可解释的。

电子类: microphone麦克风、main-board/mother-board主板(大陆/香港)/母板(台湾)、internet因特网、mouse(计)鼠标(大陆)/滑鼠(台湾)。“main-board/mother-board”是计算机中一个最重要的部件,其他所有的部件都必须与其连接才可正常运行,所以称其为母板也没什么挑的。

饮料类:beer啤酒、cafe咖啡、wine葡萄酒、vodka伏特加。除“wine”是以制作原料为翻译基础外,其余都是音译。

除了以上的词条外,还有一些词条:mini迷你、puff泡芙、weekend周末、carbine卡宾枪、rifle来复枪、aspirin阿司匹林、kanamycin卡那霉素。
“mini”在英语里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词条,而是一个前缀。它的意思是“小、短”。“puff”则是酥皮点心的统称。

值得一说的“weekend”。周末自然是相对于周一至周五来说的。中国自古至今用的都是农历,而周一等词汇则是来自罗马历。日本的“金曜日、土曜日”等词也是来自罗马历。罗马历规定一周七天,前六天为工作日,最后一天为休息日。这个规定来自于圣经,因为上帝六天造世界,第七天休息。后来的周末休两天则是国外的劳动人民为自己争取的福利。

“carbine卡宾枪”和“rifle来复枪”都属于步枪。所谓步枪,当然就是步兵用的枪。可是按照牛津英汉词典的解释,carbine为骑兵所用的短来复枪,而rifle就直接为来复枪。中国大百科词典解释:步枪按照用途分类为普通步枪、骑枪(卡宾)、突击步枪和狙击步枪。来复枪最早是指所有在枪膛内刻上螺旋线(来复线)的枪械,时称“毛瑟枪”,因是毛瑟第一个把螺旋线刻在枪膛里。于是毛瑟枪成了近代标准步枪的始祖。卡宾是在毛瑟枪的基础上将枪管截短,以便骑兵携带。

有一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条:
苏打soda,在英语里通常是指洗涤用苏打(碳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烹调用苏打(碳酸氢钠)和苏打水(碳酸水)。而在中文中,人们常常搞混。

中国以前只有马车、独轮车,即只要是有轱辘的都可以称之为“车”。清末,先是“bicycle”进来了。那玩意不用马,称不上马车;又有两个轮子,肯定不是独轮车。那叫什么呢?我们的老祖宗灵机一动,人坐在上面,那玩意儿自己会走,又有轮子,就叫“自行车”吧(那会儿bicycle还没有链条、脚蹬,更不要说什么充气轮胎、变速器和减震了。)。后来“car”也进来了,有轮子,还有四个。叫什么呢?那时的“car”是用蒸汽机为原始动力的,运行起来,蒸汽四溢,于是就叫了“汽车”。再后来,“train”也进来了,好大一堆轱辘,也是用蒸汽机,怎么办呢?因为是用煤做蒸汽机的燃料,而且机器运行时火苗四射,于是就叫了“火车”。可是那“railway”怎么办?简单,是铁做的火车走的路,就叫“铁路”吧。

记得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论费厄泼赖》。因为“泼赖”一词在中文中即为“痞子,无赖”之意,所以父亲一直对那篇文章敬而远之。一直等到我学了英文,国内的足球联赛又起来了,父亲才知道所谓“费厄泼赖”实际是“Fair-play”,即“公平竞争/竞赛”。

让人不解其意不仅如此。许多消费者认为优酪乳的等级要比酸奶高。可是实际上优酪乳是什么东西呢?优酪乳实际上是“yogurt”,“yoghurt”,“ yoghourt”的音译,而这个词的中文意思就是“酸奶”。真不知道生产厂家搞这等手段是为了什么?

再有就是“欧巴桑(日语)”、“卡哇伊(日语)”等来自扶桑和其他国家的词条。

通常情况下,在商标类、西药类、商品类中使用外来语词条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惠普、爱普森、阿司匹林、卡那霉素、卡迪拉克、庞迪亚克、雷克萨斯、铃木等等等等。

可是为什么我们偏偏用别人的词条呢?难道这不是一种文化的被侵略吗?
我们的文化完全可以支撑起我们的世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逐渐拒绝外来词条,令我们的国文重新兴盛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18 13:4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