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45|回复: 0

中庸之理念(施百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4: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始儒家的心灵之旅

施百忍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个符号,一个常数以及一道选择题开始入思,跟随文本的展开,探讨了“中”、“和”、“致中和”的主要内容。“中”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独立世界与哲性诗思。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相关中,礼乐的精神沟通了一个圆满自足的小宇宙以及家、国、天下的同构关系,这是和。在“致中和”的追问中,先验的存在呈现出来,这是“诚”。至此,我们才把握到了中庸思想的命脉。按照相关的话题,本文分成七个部分:一、中庸境界,探讨慎独与忠恕,高明与愚蠢;二、中庸可能,探讨无我、无己;三、君子素位,探讨生命哲思;四、鬼神为德,探讨礼乐精神,孝的典范;五、修身治国,探讨三达德、治国九纲以及因果正信;六、至诚如神,探讨美丽心灵、先验的存在以及知天立命;七、经纶天下,来到了人类心灵的深处。


一  中庸境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疏】我们似乎可以把“道”理解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常数,无所指,又无所不指。中庸所说的“道”,还可以分开说,一天命,二率性。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认为这讲的是一种担当。一个有真切关怀的人,当他的生命自“十有五而志于学”之后,在历经了三、四十年的锤炼之后,已经同他的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于是他站在时代的前沿思想,站在人类的前沿思想。尽管,时代的风云因一代人的心念而风起云涌,变化诡谲,但天地之间总有那么一个常数——道,即使在最短的时间——须臾,在最小的空间——隐微处,道也无处不在。所以修道的君子要“学而时习”,一切时、一切地,善用其心,直面独立世界的生命,这是慎独。不妨这样认为,在一个圆满自足的小宇宙中,君子因为慎其独而能“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道”并非是死寂的东西,而是生命的活体。当一个人面对外界变动的事物时,常常会引发自身情感的波动,或者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可能于莫名其妙中发现情感的涌动。情感的因素尽管复杂多样,但中庸将之概括为四类:喜、怒、哀、乐。那么,在喜、怒、哀、乐还不曾发生作用的那一下,中庸称之为“中”;在喜、怒、哀、乐已生发又很合拍的时候,中庸称之为“和”。话虽如此,要理解还真不容易。试作分析:
例一,我们假设甲、乙两人为师生关系,甲为老师,乙是学生。唐•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依此,我们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甲的充要条件。事实上,甲还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当中的任何一个,因此,甲、乙的关系备受考验。那么,乙将面临三种选择:⑴反对甲;⑵对甲敬而远之;⑶尊甲为师。我想,选择⑴的人不会多,一般人会选择⑵,选择⑶的人极少。为什么呢?答案一充满了是非,答案二远离是非,答案三要么极愚蠢要么极高明。极愚蠢与极高明非常人所及,我们都是常人,如果选择⑴,将因内明不足而失去批判的力度,反而将自己变成一位是非之人,是非之人,最是可怜人,也是冤枉人。这样,如果我们不想等同常人的话,只能选择⑶,即极愚蠢与极高明各占一半。但是不用担心,由于我们是常人,所以极愚蠢就免了。显然,选择⑶就有50%的机会将自己转化成极高明的人,即便如此,一般人总是选择⑵,因为既然是个常人,怎么可能在一瞬之间突变为极高明之人呢?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在选择中将常人转变为极高明的人。
让我们接着分析,假如乙选择了⑶。乙选择了⑶,说明乙的本性善良,但由于甲的条件不具备,所以乙将受到甲在各种环境变化中产生的喜怒哀乐的影响。乙心神不宁,几乎放弃,但又坚持不懈。在无望与喜怒哀乐发而不中节的煎熬之中,乙忽然发现有求于甲的心原来不对,开始自觉学习。一开始,乙对甲难免耿耿于怀,后来,淡淡的,再后来,乙忽然见到了善良的本性。这时,往日的种种困顿释然畅怀,乙从甲那里领悟到“止”的意义:一、坚持心中的理想不变——忠;二、不因甲的喜怒哀乐而影响了自己的理想——恕。如此,乙透过甲解悟了忠恕,因其善良的本质而充实了仁爱之心,成就了尊德乐道的品质。
再言之,选择⑶乃选择了修道,《中庸》明确指出“致中和”,真是高明之极。乙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乙首先经历了从“为人”之学到“为己”之学的转变,这个极关键;在“为己”之学中,乙接着经历了从喜怒哀乐发而不中节到自性善良的发现,这是动心忍性;乙在动心忍性中深入学习,往日的种种困顿释然畅怀,这是深造自得。乙大约已摸到了中和的路口,紧接着要勇猛精进,不然,恐怕还会掉到甲的老路上,那样就可惜了。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上从这句话的后半句说,如说前半句,莫过于要有孙猴子的高明,见老师在他头上敲三下,就能举一反三,知道三更时分老师要传他本领。猴子高明固然可贵,但离“致中和”终有一截,所以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苦等唐僧五百年,直至保护唐僧取得真经时才立地成佛。可见,高明与忠恕相互相成,只知高明,将导致失范,一味忠恕,也有50%的愚蠢。如此说来,尽管人间世变化莫测,但由于君子慎其独,皆中节,能够沉潜下来,所以必将成就“致中和”的圆满境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换言之,君子在愚蠢与高明各占一半的选择中,努力将愚蠢转化为德性,将高明转化为智性,体察秩序井然与万物生成的天地之心,在生生不息中瞧见了中庸之道。


二  中庸可能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疏】依照前面的分析,君子在修道中一切时、一切地,善用其心,直面独立世界的生命。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君子,因为一般人都选择了答案⑵,少数人则选择了答案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答案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多数人成为一般人;少数人直面是非加以批判,一部分人沦为是非之人;极少数人愿意将自己变成一名君子。若再细点说,在⑴与⑵之间的是似是而非之人;在⑴与⑶之间的是势利之人;在⑵与⑶之间的是乡愿之人;⑶则包括了下愚与上达之人,这是最有可能修道成功的人。(按:后面引用,采取⑴、⑵、⑶的分类。)孔子一方面感叹中庸思想的高妙,一方面又因中庸思想不被运用而叹息——高明的人离开了忠恕,愚肖的人浑然不觉。
接着,孔子举舜的例子。《史记》记载舜的母亲早世,父亲瞽叟续弦,生下一个叫象的弟弟,但三人时常合谋暗算舜。在这种情况下,舜也面临了三种选择:⑴反抗这个家;⑵离开这个家;⑶留在这个家并改变现状使其和好。我们知道,舜选择了⑶,且出色地避开了父母兄弟几次的阴谋陷害。不管父母兄弟喜怒哀乐如何发而不中节,舜总是在孝友的伦理中事亲如故。后来,尧帝知道了舜这个人,许多人也举荐舜协助尧治理天下。即便在舜完全接掌了尧而君临天下的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善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孔子赞叹说:“舜的智慧真大呀!”结合《中庸》文本的叙述,舜的大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父母兄弟交相迫害的情况下选择留在家中并改变现状,这是担当。担当,总是先破掉了“我”。在“无我”或者说“无己”的情况下事亲如故,直面独立世界的生命。二、好问又好察迩言。虽然多数人选择了答案⑵,但这多数人说一般也不一般,因为无辜的是这一群人,受益的也是这一群人,能够倾听一般人的心声,才是真正的高明,这是宽厚。三、不以高明糊弄人,而是极力淡化他人身上的过失,发扬人人可能的善性,使一般人发而不中节的喜怒哀乐因自己的高明而转向了“中”的领悟。
从舜的大智慧回头再看看实际的一些情况,由于答案⑴、答案⑵的选择者心性被遮蔽了,一般的情况下以小聪明当大智慧,或者在灾难临头的时候心存中庸思想,但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患得患失,把握不到中庸的命脉。孔子举颜回的例子,说明一个人在获得思想的同时该何等的珍惜!然而,人们崇尚有形的价值,如天下、国家,爵禄、白刃等,并以此价值来衡量别人的价值,而不知道以中庸思想作为人的价值衡量。又如子路问强,孔子反问道:“你所说的是南方人的强呢?或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心目中的强?采用宽厚温柔的教化方式,不报复无道的人,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信守这种强;骁勇善战,死而不厌,这是北方人的强,武夫信守这种强。君子有和谐的能力,不因为‘不中节’的因素而动心,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君子始终面对一个独立世界的生命而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稳定,他不改变窘困时候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动乱,哪怕生灵涂炭,也动摇不了他对中庸思想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最后,孔子总结自己的看法说,“讲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做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这在后世或者会被记述,但我绝不这样做。君子履行正道,半途而废,我也不能这样做。君子把握到了中庸思想的命脉,哪怕一生一世不被世人理解,但从不懊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把握中庸之道的艰难与信守中庸之道的立场充分显示了中庸思想的独立性,同时也让中庸思想充满了变数。让我们接着举例说明。
例二,甲和乙是朋友,某日,甲电话询问乙,有人送幅巨画,想挂家中,不知合适不合适,请乙帮助把关。乙在得知巨画的尺寸后,告诉甲:画乃精神的载体,好画不嫌其小,劣画怕其巨大。如果是劣画,因其篇幅巨大而使其愈劣,如果是好画,篇幅虽小,但小中见大。目前,画价一平方尺几千元者比比皆是,还不一定是优秀作品,如果是优秀作品,一幅巨画该值多少万?我们又不处在黄宾虹、齐白石的年代,几块钱可以捡到一幅好画,张挂前请慎重,绘事后素,素壁也不错。甲告诉乙:正因为如此,所以要请你帮助斟酌一下,过来看看。乙回答:我的意见已经表明了我的立场,仅供参考,决定由你。如果一定要我过去看,再听我的意见,我肯定不挂。甲言: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家居装置常常要退而求其次。乙说:我不反对你的态度,但我想再提醒你的,哪怕你想在公共场所挂一张佛像,也要慎重。我并不反对挂佛像,只是觉得现在一般佛教徒家中挂的佛像不像汉代的雕像那样完整,汉代的雕像,即使只是一尊佛头,也让人觉其完整,且生气盎然,现在的佛像虽然完整,我却觉得它不如汉代雕像哪怕是一尊佛头。所以佛像挂在个人的空间倒也可以,如果放到厅堂中,也要慎重。
纵观甲、乙两位朋友的谈话,他们谈的虽是家居装置的生活琐事,却与国画及佛像有关,这里有一个品味文化的问题。站在甲的立场上,甲认为家居装置常常要退而求其次,言下之意,自己何尝不知道要追求品味的东西,但大众的心理你又能奈何得了?摆在甲面前的也有三项选择:⑴不挂;⑵挂;⑶宁缺勿滥,期待将来。正当甲在⑴与⑵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想到了乙,但是当乙将答案⑶告诉了甲的时候,甲却宁愿退而求其次。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家居装置的选择就如此之难,更何况中庸思想呢?撇开中庸不说,思想之难,于此可见一斑。思想之重要,于此也显紧迫。把握中庸思想固然困难重重,但下定决心追求中庸思想哪怕是生生世世也不会多余,因为中庸是正路,是唯一可以成功的一条大道,尽管选择斯道的人不多。


三  君子素位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疏】中庸之道既大又小。说它大,天地不及它大;说它小,天地间没有什么比它更小。《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大意是说:“鹞鹰飞上高天呀,君子思接千载;鱼儿潜入深渊呀,君子沉潜凝思。”前者在消解了空间的大小之后指向了独立世界的生命;后者在消解了时间的过去与未来之后指向了当下的哲性诗思。试举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
例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的第一句“众鸟高飞尽”,通过鸟儿高飞的身姿映衬出天地境界的无比开阔,一只鸟儿的叫声是清脆的,众鸟会唱的声音就显得闹了,但仅仅是一刹那的功夫,众鸟高飞,不见踪迹了,似无声,若有声,有无之间,天地宁静,何其廓也!“孤云独去闲”,就在这时,连天边那唯一的一朵白云也飘然独去,所有的忙碌均停止了,一切都凝固在那一点点清闲上。在如此洁净,如此空明的境界中,主体出现了,诗人看见了敬亭山,敬亭山亦看见了诗人。但随着“相看两不厌”的会心,原先的主体消失了,新的主体凸显,“只有敬亭山”,孕育着无限生机。也就是说,诗人在“无我”、“无己”的情况下回到了生命的本真。这一过程,基本上呈现了中庸之道的精神命脉。例如: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慎其独”;“相看两不厌”是“发而皆中节”,也是“和”;“只有敬亭山”是“见独”,更是“中”;整首诗的完整性,乃“致中和”的天地境界,也是中庸思想的精神性呈现。诗思消解了时空的对立,意境让人回到了一个圆满自足的小宇宙,生命之流使独立世界的生命臻于永恒。
纵观以上分析,对于理解“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会有帮助。君子言说的中庸之道,开始于例一一般人选择的答案⑵。及至答案⑶,在愚蠢与高明的转化中,德性与智性犹如天地之心,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及至我们能够察看此心,中庸的精神命脉开始于当下的哲性诗思中进一步呈现,对诗的领悟,使人回到了生命的本真。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来体认,而无需远求。如能培养忠恕的品质,也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在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的关系中,君子树立了榜样的力量,显示出刚健清新的精神;在忠恕品质的培养中,君子尊师亲友,深造自得;在反求诸己的修学中,君子信守本分,惜缘但不攀缘;在一心向学的追问中,君子沉潜凝思,尽心修学,转化时运;在与别人的相处中,君子动心忍性,不强人所难。君子从近处、低处开始了明天的远行,君子欲有所为,那是由于他在慎其独的同时憧憬着美好明天。《诗经》上说:“与妻子儿女相好相合,如琴瑟和鸣;与兄弟相聚和好,和乐又情深。治好你的家,幸福一家人。”孔子说:“像这样,父母也顺心了!”
如此,在中庸可能之后的君子素位,意向性已经从例一的答案⑵趋向了答案⑶,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探寻中庸的精神实质。


四  鬼神为德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疏】《论语•雍也》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认为领导民众的智慧在于对那无声无形却又处处体现出盛大之德的鬼神充满敬意。敬的同时,不是远离,而是斋戒沐浴,主动祭祀。在上方,在左右,如有鬼神降临。《诗经》上说:“神的亲临,不可猜测,怎能不敬!”鬼神微小无形,又显著如此,实在不可以掩蔽呀!
联系上文,这种消解了时空的对待从而进入独立世界的生命与当下的哲性诗思的中庸之道,已经在独立世界的生命中感到了鬼神存在。独立世界的生命说它大,天地不及它大;说它小,天地间没有什么比它更小。所以鬼神也具备了相同特征:微小无形而显著如在。对于这样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的确难懂。如何使例一答案⑴、⑵的人接受信奉,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试举一例。
例四,闽南人有种风俗,每年正月初九,家家户户必在家中厅堂上垫高八仙桌,摆放“三牲”、“五果”等贡品“敬天公”。我的奶奶生前每每必在桌前恭恭敬敬地磕上一百下响头,看了佩服,也为奶奶不识字而深深叹息。后来,很偶然的突发奇想,设想独处荒芜之地,无何有之乡,那里没有书,没有音乐,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所不能到达的地方,我发现,我即将发疯。在不想发疯乃至极力拯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奶奶拜拜的方法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人需要信仰!突然间,我觉得奶奶虽然大字一个不认,但她心肠好,她几乎是位哲人!她用如此简易的方法,在“敬天公”的时候通过拜拜而与“天公”同在,她相信“天公”正在保佑她的子孙后代!
我想,研究民俗学的人或许早已从闽南正月初九“敬天公”的风俗中考证出它的源流,可惜一时间里我的手头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不过在这个例子中,我倒有了启发:那就是中庸之道已经从形而上的存在中回到了生活仪式的实在中;从独立世界的生命中回到了生活的当下中;以及从哲性诗思中回到了基本的信仰中。与此同时, “孝”的价值理念被引了进来。有子问孔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孟子接着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连“孝”字,也充满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意蕴。“金文‘孝’字上部象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四川辞书出版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425页)也就是说,“孝”字除了表现上一辈与下一代的人伦关系以外,还体现了无限的过去与遥远的将来中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孝”独立并存在于无限的时空中,它不但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还是一个永恒问题。可以说生活中因为有了“孝”,才使人得以透过“礼”在连接生、死瞬间时臻于永恒。
概括之,中庸境界、君子素位、鬼神为德三者的合力揭示出来的圆满自足的小宇宙就具有了以下特质:(一)尊重独立世界的生命;(二)自觉维护日常生活秩序;(三)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四个特质,又可以用一个“孝”字来概括,因此孝也具备了对应的四个特性:永恒性、自觉性、对等性、生活性。
接着,文本中举舜的例子。在当下讲德行他是圣人,讲尊贵他是天子,讲财富他据有整个天下。在身后,他享受了宗庙的祭祀,子子孙孙永保之。舜在位、禄、寿方面显示出来的这些瑞相,与我们在“中庸可能”的分析中相关,同时也与“小宇宙”的四个特质吻合,因此是孝的典范。再来,文本中继续举周朝的大王、王季、文王、武王、周公为例,着重说明了与孝相应的祭祀之礼:一、为旁亲服丧一周年的丧制从平民、士到大夫为止,为父母服丧三年的丧制,不论身份贵贱,从平民到天子都是一样的;二、每逢春秋季节,整修祖庙,陈列祭器,摆设先人的衣裳,供奉时令食品,与族人缅怀先人。宗庙之礼,虽然体现了昭穆、贵贱的秩序,分别了贤与不肖,尊与卑的不同,但是也在发而皆中节的礼仪中引发了人与人之间内在的情感沟通。在宗庙之礼中营造出来的“小宇宙”充满着浓烈气氛,置身其中的人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熏陶,这是孝的化育。我们读“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可略知一二。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明白了祭天的郊社之礼,治理国家的道理也就如同观看自己的手掌一样直接明了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对于“物”无尽的追逐于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智商,许多人的智商大概停留在六岁的时候。智商不高,情商一多就有许多陷阱,也就是说,在智商与情商都很薄弱的情况下,很难理解古人的这种思想。这让我想起了现代建筑中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书城一类的文化公共空间,它们的功能与古代宗庙的功能当然不相同,但是置身其中所能感受到的艺术氛围与宗庙之礼营造出来的“圆满自足的小宇宙”必然有某些相通之处,那就是大大地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想见古代在没有现代建筑的情况下由于具备了丰富的礼仪而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了。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或许是对宗庙之礼、郊社之礼最好的概括。在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君子将因尊重独立世界的生命而受到上天的保佑。另外,孔子还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发现礼乐精神与当下的哲性诗思密切相关。综合孔子说的这两句话,我们似乎在远古的仪式中探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以及中庸可能的根据。而中庸精神的实质,已经通过孝的实在,礼乐的熏陶,基本信仰的建立,于生活中仁爱之心被唤醒了。仁者爱人,这使我们面临一个更加切实的问题。
   

五  修身治国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疏】根据之前的分析,圆满自足的小宇宙具有四个特质:(一)尊重独立世界的生命;(二)自觉维护日常生活秩序;(三)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四个特质,完完全全在生活中落实下来就是孝,因此孝又包含了修身与治国。以下按四个特质分开说:
(一)尊重独立世界的生命。除了可以通过宗庙之礼、郊社之礼来感受以外,还表现在现实世界中一人、一家、一国以及天下的神圣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它的表征。
(二)自觉维护日常生活的秩序。在个人表现为修身方面的智、仁、勇,这是天下人共通的品德,它需要主体在好学、力行、知耻中进一步去体认;在一家表现为父子、夫妇、昆弟之间的融洽;在一国除了含有前面一人、一家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了君臣、朋友的关系。总而言之,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这五伦规定了日常生活的秩序,其中修身是大家共同的事。文本中分别指出修学及行道的三种情况: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及其修学有得,都明白过来了;有的人安而行之,有的人利而行之,有的人勉强而行之,等到行道有得,也都明白过来了。
(三)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对于个人乃至一家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从亲亲开始,学会孝顺父母;对于天下国家而言,五伦被细化为九个方面:⑴修身,⑵尊贤,⑶亲亲,⑷敬大臣,⑸体群臣,⑹子庶民,⑺来百工,⑻柔远人,⑼怀诸侯。依照文本的叙述,对这九个方面进一步概括如下:
⑴修身: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是因,道立是果;
修养自身:多数人属于例一答案(二)的一群人,努力提升自己,转化自己,这是道给人的启示;
⑵尊贤: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是因,不惑是果;
    尊重贤人:不造谣生事,不重色轻友,不见利忘义,尊重有品德的人,聚集清和之气,减少迷惑;
⑶亲亲: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是因,诸父昆弟不怨是果;
    亲爱亲人:统一亲人的好恶于道的追求上,敬重每一位族人,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族人,不因身份地位以及财富的变化冷落族人,家族内外和气生辉;
⑷敬大臣:官盛任使是因,不眩是果;
尊敬大臣:群贤毕至,任人唯贤,做事情有条理,能落实到位,不因事务繁多而搞昏了头;
⑸体群臣:忠信重禄是因,士之报礼重是果;
    体恤群臣: 树立中庸的价值理念,同时在报酬上善待他人,筑巢引凤,士将各尽所能;
⑹子庶民:时使薄敛是因,百姓劝是果;
    爱护平民: 使民以时,不误农时,鼓励农民耕种的同时又减少农民的负担,这样的事大称民心。
⑺来百工: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是因,财用足是果;
    招来百工:按劳取酬,不吃大锅饭,发挥个人的积极性,高质生产;
⑻柔远人: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是因,四方归之是果;
    优待来者:礼尚往来,嘉奖善者,同情弱者,天下归心。
⑼怀诸侯: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是因,天下畏之是果。
    尊重盟国:坚持正义之举,扶持灭绝的宗族或国家的后代,扶正危乱,与各盟国关注时事焦点,尊重盟国意见的同时不妄自菲薄,在国际间享有信誉。
以上根据治国的九个纲目分别罗列了各自的因果关系,其外,还可以根据智、仁、勇三达德将之分成三组修为的功课,内容虽然重复,在观感上却另有一番意味,不妨再做分类:
一、 智,指智商,探讨学习的九个内容:
⑴道的启示;
⑵减少迷惑;
⑶和气生辉;
⑷处事不乱;
⑸各尽所能;
⑹大称民心;
⑺高质生产;
⑻天下归心;
⑼享有信誉。
二、 仁,指情商,探讨力行的九个内容:
⑴修养自身;
⑵尊重贤人;
⑶亲爱亲人;
⑷尊敬大臣;
⑸体恤群臣;
⑹爱护平民;
⑺招来百工;
⑻优待来者;
⑼尊重盟国。
三、 勇,指自律,探讨知耻的九个内容:
⑴努力提升自己,转化自己;
⑵不造谣生事,不重色轻友,不见利忘义,尊重有品德的人,聚集清和之气;
⑶统一亲人的好恶于道的追求上,敬重每一位族人,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族人,
不因身份地位以及财富的变化冷落族人;
⑷群贤毕至,任人唯贤,做事情有条理,能落实到位;
⑸树立中庸的价值理念,同时在报酬上善待他人,筑巢引凤;
⑹使民以时,不误农时,鼓励农民耕种的同时又减少农民的负担;
⑺按劳取酬,不吃大锅饭,发挥个人的积极性;
⑻礼尚往来,嘉奖善者,同情弱者;
⑼坚持正义之举,扶持灭绝的宗族或国家的后代,扶正危乱,与各盟国关注时
事焦点,尊重盟国意见的同时不妄自菲薄。
联系上文“君子素位”,体察这些内容科目,仁爱之心呈现出政通人和的景象,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庸之道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来体认,而无需远求。其中,修身又是总因,对于修身者的要求,借用一副对联来说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说修身不但是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为政的关键。进一步说,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果失去了人的修身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了。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多数人相信心中的神明而不相信政策的惠民?如何取信于民?这实在值得我们再次回顾刚才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纲要性讨论。如果不信因果,心中就没了神明,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有信,也只是欲望。欲望是因,乱相是果。正信的结果将使人努力在人间世建立一个与独立世界的生命相呼应的现实生活。
(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礼乐在沟通了独立世界生命的同时也与当下的哲性诗思密切相关,礼乐的精神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传统,我们在生活中追寻礼乐的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必然要拨开一切形式的外衣直接进入那个先验的存在,如文本所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种先验的存在,是修学行道有得之后的明白,明白什么?让我们接着下面的探讨。


六  至诚如神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疏】前文把“道”理解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常数,如果我们在这里将这个“诚”代入其中。那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指的就是先验存在的“诚”以及修习“诚”的教化了。“诚”,文本中说圣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至于一般人,则需要“择善固执”,以百千倍于常人的毅力不懈学习,竭泽而渔。下面尝试通过“美丽心灵”的讨论接近“诚”。
例六,甲、乙是朋友,甲信仰基督,乙学习儒家孔孟之道。有一次,乙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了某小学的作文备课,乙围绕着“美丽心灵”建议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与国画的同时,用文字记录下心中的感动,作文题目可以是《理想的追求》或《人在画中游》。
乙的建议遭到质疑,原因是太抽象了,学生不会懂,听课的人也不会理解。乙反问说,如果听课者平日游手好闲,又怎么有资格来评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难道作文课全在教学生说假话?面对“美丽心灵”的现实遭遇,乙颇有微词,修书寄甲。
甲见乙信,觉得乙的建议是理想型的,若讲美,甲比较赞成先帮助孩子感受身边美,落日的美,日出的美,小草的美……想我们小时候看蚂蚁,可以没人吆喝你做作业,一个小时你都可以跟蚂蚁玩,可以想象那蚂蚁洞里,和我们的家一样,有床有小桌子小椅子。没电视看,所以连台阶间,墙缝隙里,长出的一颗小草都足够让我们欢喜。可惜的是,功课这么多,小孩现在还有那个心态?面对教育的荒唐事,甲谈到了基督信仰:
人心败坏,没有时间空间可逃。我不知道别的,我只知道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能明白不明白的事,上帝都掌管。上帝有足够的大能和足够的爱。所以在我的一生没有意外,只有一个一个的事件。
如果你稍微再想一下,就会惊叹这个信念(相信)的力量。这句话的威力连一个多有权力能力财力聪明的国王都会羡慕不已!
因为上帝有足够的大能可以保护,控制,可以知道我的过去现在将来,可以知道什么是好;上帝有足够爱,而我是他的宝贝女儿。你怎么爱女儿,就知道上帝怎么爱我。我常常很感动的是在我很不可爱的时候,纵然亲戚朋友不爱我,我能一样很把握地知道,上帝爱我。因为上帝不是因为我可爱才爱我的,我甚至在悖逆的时候,上帝仍然爱我。因为纵然我们失信,但他断然不能背弃他的约,就是爱我们。耶稣说:无病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所以我们常说,基督徒不过是一个蒙恩的罪人。
这个相信是超越一切环境,一切遭遇。一个民族若有这样的信念会很不一样的。我不是很懂孔子庄子弘一法师,但我相信你对他们没有我对上帝的确定,你也不会认为你是他们的宝贝儿子。你也不会盼望他们会对你的人生负责,尽管他们很高尚,但他们还是他们,你还是你。我不懂得信仰的定义,但我认为,信仰是一种跟生命息息相关的。生命不只是人成活人,病危又救活的生命。在音乐中,在读好书中,在幽静环境中的那种忘我的沉浸很好,很接近一种美,超脱的感受。可能上帝原先给我们准备的就是这样的环境,所以在这样的境界里,我们觉得比较接近神灵。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我们在那样的环境,觉得比较真,比较美,比较不想邪事,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天生的渴望,就是接近神。耶稣有时也需要安静,他也会去旷野。但基本上他所有的作为都是在俗世间完成的。
想打个比方,在刮锅声里能品出旋律美的人,应该比在音乐里才品出同样美的人,高明得多吧?人是群居的, 在清静或繁乱,讨厌或可爱的人世间,过那种接近神灵的生活,比在那种我们特定的超脱的环境才可以过,应该更能平易近人吧,水平更高吧。耶稣要他的门徒到普天下去,没有叫他们隐居过神圣的生活。
小和尚下山写得很好,人就是人。
我不是很懂孔子、庄子、弘一法师,但如果只是他们高尚,就把终生托付,那古今中外,高尚的人可多了。如果要比高尚,学识,能力,那耶稣岂不大大高了一层。孔子庄子弘一法师很好,可是他们一生都是完全人吗?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不敢大声说是。没有人能指出耶稣一生任何的不是来。若单凭这一点,我们岂不是更应往高处走。就是世界上,比孔子庄子弘一法师更好的,或许也还有吧。
信仰在甲身上产生的力量,令人感动,但乙并不完全同意甲在绝对的信仰面前忽略了孔子、庄子、弘一法师的人间性,在乙看来,孔子、庄子、弘一法师与“耶稣要他的门徒到普天下去,没有叫他们隐居过神圣的生活”并没有必然矛盾,乙知道甲想说的是对独立世界生命的尊重,这种尊重,如同本文探讨的中庸,中庸在乙这里表现为对礼乐精神的追求,在甲那里则表现为基督信仰。见甲来信,乙谈了自己的立场:
我并非坚持自己的看法独一无二,我更倾向于和而不同,我希望能有独立的生命意识的碰撞,而非迎合世俗的味同嚼蜡。我在想,我们能给世俗提供什么?而不是我们能从世俗得到什么?
我认为你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信,你于信仰深处所流露出来的怜悯之心,设身处地的替他人设想,足以振聋发聩。这种非人为的安排,是非常感性的,自发自觉的灵性,纯一不二,至诚动天。
我想,这是否就是信仰的力量呢?如果是,信仰与信仰所产生的力量有区别吗?这么强盛的生命力,在尚无信仰的他人看来是否可学呢?如可学,是直接学习这股力量呢?或者一定要先具备了信仰才能产生此等力量?或者,还存在其它培养的方法呢?另外,是不是当他人宣称自己属于某个信仰就具备了这等力量?“信”是什么呢?当然,我不否定信仰,并且是要歌颂信仰的。就我个人而言,甚至是得益于与具有基督信仰的朋友的交往,虽然我不时在学习,但我学习的大概是从信仰的力量开始,而不是直接的信仰。在人的本位上,感受信仰带给人的生命喜乐,基督的精神,孔子的智慧等等。我甚至很有趣地想到,假如让人类的这些伟大的文明开个圆桌会议,谁是秘书长呢?但我同时也感到困惑,为什么“文明之间的冲突”不可停息?进一步说,是不同的文明导致政治之间的冲突呢?或者政治假文明之言而使文明之间冲突呢?换一句话说,如果冲突发生了,还叫文明吗?看来,在“人—神”,“政治—文明”的通道上,存在着许多人为的夹杂,古人言,“利诚乱之始也”。如果将其乱因治好了,“政治—文明”的关系就称做政通人和,而“人—神”的关系则可以表达为:“上帝有足够爱,而我是他的宝贝女儿。”这个时候,人神合一,一片天机。我想,这样的和谐,与儒家追求的“天人合一”不是很相近吗?在这一点上,是否可以理解为有不同的信仰,但没有不相通的精神呢?精神相通,虽然信仰不同,是否也可以认为没有不同的“上帝”呢?
综合所说,我认为基督教的“上帝”与儒家的“仁”没有绝对的不同,甚至有相通之处,在“博爱”与“泛爱众”之间,你能说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由于“罪”或“恶”背叛了人的“神性”或“人性”,而对于撒旦在地上走来又走去或者恶人逍遥法外老鼠满街走路人却赶去凑热闹。至于中国的隐士,他们的精神起点在哪里呢?伯夷、叔齐是其代表吗?如果是,伯夷、叔齐则因隐居而饿死,其死因并非锅中无米,而是以躯殉道。至于连坐上藤椅前都要事先抖动藤椅,与可能藏在藤里的小虫打招呼的弘一法师,其悲愿更是我这食肉者所不可端倪的。这些对象,的确都是人,但在“成人”的过程中,他们都具有了超越常人的精神品格,在儒家那里,称为“君子”,在佛教那里,叫做“和尚”。可见,这里的意思相近但名称不同,而名称的不同则来自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但不管他们是如何的不同,在关爱生命这一点上却是一样的。儒家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天道的互动中关爱生命。是什么原因令后来者愿意对前贤的行为或流传下来的典籍进一步探索的?这是否就是你所说的信仰呢?如果是,则神爱世人,世人爱神。
甲乙的文化背景固然不同,但他们的生命关怀却有某种相关性,甲的信仰,有“至诚”的意味,乙的学习,也有“择善固执”的不懈,双方的诚意,促使他们在各自的文化立场上各抒己见,从中流露出庄严的道德感受和宗教体验的“美丽心灵”。
回到本章的讨论,“诚”虽是先验存在的,却是事情的真相。尽管修学与行道之人遭遇的情况各各不同,文化背景也有差异,但在喜、怒、哀、乐还不曾发生作用的那一下抑或已经生发又很合拍的时候,都将因“诚”的存在而息息相关。当“中庸”、“中和”从天道的层面指向了人间关怀的时候,我想说,愚昧没选择,仁爱多选择。尽管当我们在作出选择之后常常会表现出在一般人看来很愚昧的样子,这只不过说明了个人力量有限。不管选择基督或者孔孟或者佛老,其实是在选择形而上的“道”,选择道,同时意味着选择了“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非二元对立的中庸思想。这需要修行,修行只能在一种先验的“至诚如神”的存在中切入。如何达到“至诚”呢?这是可以探讨的,如前文的讨论,可以说各有所重,不厌其繁了。文本中告诉我们“至诚”不停止,接着说道:
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这里的描述,给我们泄漏了天地孕育万物的秘密,在我看来,人道的秘密也深藏其中,这是在拥有绝对时间的前提下,至诚立命。这时,天道与人道、天命与人心是一不是二,神性呈现为人性,“天人合一”。


七  经纶天下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疏】对“诚”的接近,虽然还无法使我们完全进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但多数人将因接近“诚”而使选择例一答案⑶成为可能。这时,天地孕育万物的秘密成了公开秘密,深藏其中的人道秘密也成了公开密秘:博厚、高明、悠久、悠远。
这时,你将因为生命的体验重新发现了天,发现了地,以及那山,那水——日月星辰、万物覆焉;华岳河海,万物载焉;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原本自然的生命,在这个时候被赋予了哲性诗思的生命,人见证了“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天地之心。当茅塞顿开的刹那,人心相通,孟子说:
“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尽心下》)
这种如同决堤江河沛然往前的生命觉悟,将使我们对于文化传统保持敬畏。这样看来,选择例一答案⑶的意义将在对自我生命负责的基础上“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而前文谈论的智、仁、勇三达德,以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择善固执,则是“慎其独”与“致中和”的基线。尽管文化因其时代不同而变化,但不变的乃天道人心。因此,当现实的黑暗无处不在的时候,君子之道的光明总是照耀着它。君子之道,在显明处继承了传统,同时不违背自然生育万物的规律;在隐微处,符合经典的精神,不欺鬼神,对得起良心。无疑,文本中对人的心灵生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即使是对现世的关怀,它的一个前提也还是在修道教化有成之后而与天地同参。对于现代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出现的空前紧张的关系而言,中庸思想的意义也空前突出,这种致力于回到人本身,强调孝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道之间“致中和”的中庸之道,值得现代人反思。
如何进一步在现代社会中构筑一个干净的人文环境呢,传统思想文化的资源是我们的首选,在本章的文本叙述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一条信息:“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在这并不华丽的言辞背后,处处透露着华丽。在我看来,贫穷的时候需要鼓励大家致富,富裕的时候倒要提醒大家朴约,如果内心道德充实,华丽与朴约则成为我们美丽心灵的表达,这恰恰是现代人面临的问题。当文本正滔滔不绝地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君子之德与天下升平的美景时,我们忘记了古代、忘记了现代,我们来到了人类心灵的深处……
     

2007-11-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17 00:4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