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7|回复: 0

“京北锁钥”——古北口的历史演变(张宝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4 09: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宝秀



古北口,在北京东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位居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关塞之一。这里地处燕山深处,潮河自关外奔流而来,由于激流深切在蟠龙、卧虎两山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隘口,是燕山山脉各隘口中地势较为险要的一个,自古即为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平原、内蒙高原的交通要冲之一。
      1 远古南北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
    早在新时器时代中晚期,北京地区就出现了燕山南北文化的接触,如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平谷县上宅和北埝头、昌平县雪山、密云县燕落寨等遗址的考古发掘,都证实那时南北两地文化都对北京地区发生了影响。古北口,就是当时燕山南北文化交流的天然通道之一。
    距今三四千年前,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北京地区处于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南缘与中原夏商文化的接触地带,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以及东北松辽平原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燕山山脉的南口、古北口、喜峰口以及辽西走廊等主要天然通道而得以进行。
    西周初年,在这几条通道南端的汇合点——古代永定河渡口东北大约10公里(km)不受永定河洪水威胁的地方分封了一个诸侯国蓟(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部广安门一带),蓟城即今北京城的前身,它的出现标志着通过古北口等燕山隘口而进行的南北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西周以后,至战国时期,燕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山戎、东胡常常越过燕山,攻打山南的燕国、齐国,这是南北文化另一种方式的接触。
      2 战国后期至北朝后斯东北边疆的第二道关塞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防和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纷纷修筑长城。据《史记·匈奴列传》载,以蓟为都的燕国,曾把大将秦开作为人质送到东胡,秦开深得东胡人的信任,熟悉了东胡地区的情况,后来回到燕国,率领燕军大破东胡,把东胡向北赶出上千里(1里=0.5km,下同)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南大古城)至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燕筑此长城、设五郡的时间在战国后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注:尹钧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48~49页。)渔阳郡治即在今密云县西南十里堡乡统军庄村南与怀柔县交界处的南城子,这是古代自华北平原通过古北口进而北上这条交通要道上的又一个重要城市。
    秦统一六国后,把原秦、赵、燕等国长城加以修缮并连接起来,筑成了“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至辽东万余里”(注:《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110《匈奴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90页。)的秦长城,以防范北方以游牧射猎为生的匈奴族。西汉重新修缮了北方的长城,“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注:《汉书》(卷69《赵充国传》)。)。
    燕及秦汉长城在古北口北数百里,当时燕山及其古北口等隘口处于东北边疆第二道关塞的地位。秦汉至魏晋时期,北方的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有时突破长城,进而入古北口侵扰山南地区,有时又与山南地区进行友好的贸易往来。
    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羯、氐、鲜卑等突破燕山,纷纷南下建立地方性政权,古北口亦是其南下的主要路线之一。这些少数民族南下之后,古北口所在的燕山又成为其防御更北民族的天然屏障。
      3 北齐至唐代的长城关口
    北朝时期,为了防御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邻近的其它政权,各朝非常重视修筑长城。据《北史·齐本纪》载,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总秦戍(在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海(指山海关勃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北齐此次为了防御突厥、奚和契丹族而修筑的长城经过古北口,这是古北口第一次出现长城。
    北齐长城曾被隋唐修缮利用。古北口自唐代始获其名,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长城关口而得名“北口”。唐在此设有北口守捉,屯兵驻守。守捉是唐代在边疆设兵戍守之军事区域,其上有军,其下有城、镇、戍。当时幽州长城之外为奚族聚居区,所以古北口又称“奚关”。唐代北口,五代起已称古北口或虎北口。最早见于记载发生在古北口的战事,就是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晋王李存勖攻取幽州时,遣大将刘光睿率领一路兵马攻克古北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十月,契丹主阿保机军自古北口入边寇檀州(治今密云)、顺州(治今顺义)等10余城,十二月又自古北口出。


2006-11-20 12:27 回复  

shamakuaidao
20位粉丝
2楼

    由于长城的修筑,守御方的防御能力大大加强了,很多时候入侵的外族或外敌都被守城的军队和长城工事阻挡了回去。但是,由于历史文献多记载外敌突破长城防线、侵扰边内的情况,而将许多次外敌寇边不克的事实忽略,所以我们今天能找到的古代战事资料多是外敌破关成功的事例,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长城的雄关要隘古北口一直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4 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南下中原的前哨与南北交往的驿站
    辽代对长城工程经营不多,但对前代长城沿线尤其是幽燕北部古北口等关塞却非常注意。辽初,契丹统治者常对中原宋朝作战,每年冬季契丹兵马在内蒙高原东部地区集结,然后南下,入古北口等关口,在南京(今北京)周围待命,所以当时古北口仍未失去其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自公元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停战和好以后,双方经常互派使节。辽在其南京、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东大明城)和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之间设有驿道,古北口驿路成为宋使由辽南京北上中京、上京最常走的路,古北口关外设有驿站。在宋人文集中,有不少关于古北口的诗文。1039年,北宋韩琦出使契丹途径古北口时写下《过虎北口》诗一首:“东西层郁嵯峨,关口才容数骑过。天意本将南北限,即今天意又如何?”描写了古北口形势的险要和对中原民族丧失了本以限南北的长城屏障之感叹。1089年,苏辙奉使契丹途中曾作诗多首,《谒杨无敌祠》是其过古北口时所作,诗云:“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如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驱驰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杨无敌,即杨家将之首杨令公,名杨业,是北宋名将,长期驻定雁门关一线,对辽作战屡有克捷,频立战功,名震契丹,被称为“杨无敌”。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杨业为西线副将,他作战英勇,率军收复了云、应、寰、朔四州(均在今山西省北部)。不久因宋东路军在河北战败,奉命撤退。在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的错误指挥和不配合之下,他孤军陷于陈家谷口(今山西省朔县南),他率部死战,最后中箭受重伤被俘,绝食3日而死,年在60岁左右。杨业英勇不屈的气节深为辽朝人民所敬仰,当辽宋和好以后,为了表示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和对宋朝的友好,辽朝特意在宋使经常通过的古北口修建了一座“杨令公祠”,以备宋使祭祀、观览和激励辽朝将士效忠本朝。这座杨令公祠历时近千年,经后代重修,至今犹矗立在古北口镇东山坡上,祠山门东西两侧墙上书有“威镇边关,气壮山河”8个遒劲的大字。
    辽代的古北口,又是南北贸易往来之地。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因古北口等关口的官吏违反朝廷税法,滥征商税,致阻商旅,圣宗下令加以处罚。
    东北女真人起兵并建立金朝之后,辽朝加强了对古北口的防守。辽末,宋金联兵攻辽。1121年,金将希尹大破辽兵于古北口。1122年,金攻取辽南京,半年以后,于1123年只将燕京(即辽南京)及燕山以南的檀、顺等六州交给宋朝。宋朝在燕京建燕山府,并派由辽降宋的郭药师所部军队驻守古北口、居庸关等长城关口。但是,北宋对燕山府的统治只有短短的3年,1125年金将蒲苋又败宋兵于古北口,金军重新攻占燕山府。金占领燕山以南地区后,为防蒙古族,在古北口等关口亦设关防。女真人称古北口为留斡岭。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年),潮河水溢,曾将古北口铁裹门关漂至古北口东南12里的老王谷。(注: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27页。)金沿用了辽代的古北口驿路,在古北口设有驿站。
    元代,设有专门军队警备大都(今北京)北部各关隘。古北口南潮河关(今潮关)设有千户所,中统二年(1261年)忽必烈亲自将诸万户汉军及武卫军由檀州移驻潮河川。元致和元年(1328年),由于帝位之争,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兆奈曼苏木城)军队进攻大都,一部分上都兵攻入古北口,大掠于今密云北部,不久被大都兵击退。稍后,支持上都政权的辽东军又攻破古北口,与大都军队激战于檀州南,最终辽东兵万余人投降,只有部分残兵逃回辽东。(注: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27~28页。)元代古北口亦曾设驿站,古北口路是元大都和上都之间往来道路之一。


2006-11-20 12:27 回复  

shamakuaidao
20位粉丝
3楼

      5 明代重点防守的长城要塞
    明朝,为了防御退回漠北的蒙古势力,非常重视修筑北方长城和加强长城防务。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刚刚攻下元大都,朱元璋就命其整修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处关隘。1403年明都迁至北京以后,历朝皇帝更是把修筑长城当作边防要务,修长城几乎与整个明朝历史相始终。明代长城不仅城墙高筑,墩台林立,大多地段外包墙砖,各级军事力量和长城各级防御工程镇城、路城、关城、堡城、敌台、墙台、城墙、烟墩等互相配合,层层节制,构成了一个以长城为核心的雄伟、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而且作战武器也有了很大发展,开始使用杀伤力更强的新式武器——火器,长城的军事防御能力无疑因此更加强大了。
    明代,北京北部长城基本沿袭了北齐长城的走向。古北口长城属蓟镇西协古北口路管辖,因屏障于京城之北,所以是戚继光精心设计和督修长城的重要一部分。古北口路永乐初年设守备,嘉靖三十年(1551年)增设参将,领重兵驻守,路下辖有一系列关口和营堡。
    明代古北口更是一处雄关险隘,它既与东西两侧长城相呼应,又自成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这里不仅设有正关——铁门关,正关之西潮河上还有水门关,潮河河水从其下的3道水门通过。水门以西悬崖壁立,悬崖脚下有一条紧密相连的敌楼,人称姊妹楼,长城自姊妹楼盘旋直上。正关南5里有古北口营城,即古北口城(今俗称关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设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为密云后卫,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古北口路参将亦驻此城。古北口城跨山而建,“南控大石岭,西界潮河川,为古北冲地”。(注:宋庆煦:(民国三年)《密云县志》(卷2之1《舆地·营城》)。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102~104页。)城周4里余,有南、北、东三门,今城已不完整,西南角被京承公路切断,南门不存,其余部分城墙仍在,北门和东门位置清晰可辨。古北口正关南建有潮河营城,又称上营(即今所谓营城),驻兵守卫关口,指挥官为提调,今部分城墙及北墙上的玉皇庙尚存。古北口西南潮河川口还设有潮河关,筑有营堡,亦设提调守之,今城已毁。古北口关外潮河东西两岸还筑有两道“龙须”状夹墙,墙上各造3座敌楼,其外还有独立的烽燧,形成古北口关和潮河口外的一道钳形防线。古北口正是由这重重防线、道道关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易守难攻。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部俺答汁之军巧用计策,突入古北口,兵临明京师,发生了震惊明朝野的北京“庚戌之变”,随后俺答部又从古北口退出。(注: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27页。)其后数年,俺答不断犯边,数次兵临古北口。虽然如此,明代的古北雄关作为京北整个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捍卫明都北京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6 清代以后北京至承德的交通要道
    清朝的对蒙政策是笼络蒙古王公首领,加以武威震慑,使之臣服,成为其“较长城更为坚固”的防备朔方的藩篱。(注:《清圣祖实录》(卷151)。康熙三十年五月。)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蒙古喀喇沁、嗷汉、翁牛特等部落之间(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带)辟建的木兰围场,即哨鹿围场,即是这种民族政策的一个具体体现。康熙、乾隆、嘉庆几代皇帝常于夏秋之季率领数以万计的人马兵丁到木兰围场行围打猎,会晤蒙古各部首领。木兰秋狝活动前后持续达140年之久。清帝多是自京师经密云出古北口,北赴木兰围场。御道沿途兴建有多处行宫,其中康熙四十二年(1883年)开始修建的避暑山庄是规模最大的一处,后来实际上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古北口是清朝皇帝北巡塞外去木兰围场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必经之地,至今还保存着清御道的一些遗迹。御道穿古北口关城而过,经上营城西,出古北口关,御道两侧分布着戏楼、药王庙、杨令公祠、三眼井、古石桥等一系列古迹古物。


2006-11-20 12:27 回复  

shamakuaidao
20位粉丝
4楼

    清代以后,未再修过长城。但是,清代在长城沿线的一些主要营堡仍在驻军,古北口的几处营城均有武官率兵驻守。古北口城驻有城守营都司;上营城,清初为满洲驻防,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将原驻热河的满蒙兵丁调此。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还在古北口潮河西卧虎山南依山设险修建了一处新的营城——柳林营,总兵驻此,雍正元年(1723年)裁总兵,置直隶通省提督,所以老百姓又称柳林营为提督府。(注:宋庆煦:(民国三年)《密云县志》(卷4之3《兵制考》)。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337~339页。)
    民国时期,古北口仍是北平(今北京)至承德的交通要道。民国十二至十三年(1923~1924年),原清御道被改建为简易的现代汽车公路。民国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937~1938年),日本侵略者铺设了平承铁路,经古北口,基本与当时的平承公路平行。(注:北京市密云县志编委会:《密云县志(初稿)》(第6编《交通邮电》)。1994年,第227~231页。)古北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1933年3月,由东北侵入热河的日本侵略者进一步向南侵犯古北口等长城关口。3月11日,日军向古北口发动进攻,国民党先后有4个师参加抗战。由于敌我装备相差悬殊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国民党军被迫撤出古北口,逐步向南天门、大小新开岭、石匣、密云方向撤退。此后,古北口一直被日军占领,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日伪在此还设置了所谓“海关”。古北口抗战,前后历时两个多月,毙伤日军5000多人,中国守军伤亡8000多人。虽然古北口抗战和整个长城抗战一样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作为长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阻挡了日军直下北平的道路,保卫了平津,可以说其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广大的爱国将士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的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强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古北口抗战,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史册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古北口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至今仍在古北口公路隧道南京承公路西侧,门垛上有何佩珩先生题书“大好男儿光争日月,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挽联,门楣上书“铁血精神”4个铁方大字,不久前古北口镇人民政府将公墓修葺一新,周围植有青松翠柏,象征着烈士们的英魂不朽。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抢占胜利果实,国共两党还在重庆谈判停战问题的时候,蒋介石就授意国民党军队在停战令下达和生效之前迅速从古北口、喜峰口等长城关口向热河解放地区发动进攻,企图进而抢占东三省。1946年1月9日,国民党军队和部分日军向古北口进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密云县燕落、不老屯、兵马营、栗榛寨、芹菜岭一带经过6天激战,击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此即著名的古北口保卫战。9月初,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主动撤离古北口,9月9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古北口。此战国民党军投入兵力12000余人,被击毙和俘虏1500多人。解放军直接参战的部分为两个旅及两个团,阵亡100余人。古北口保卫战的胜利,挫败了蒋介石迅速抢占古北口的计划,粉碎了他抢占东三省的企图。立于1946年7月的古北口保卫战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墓碑,至今仍矗立在古北口镇东山坡上。
    新中国成立后,古北口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里。1949年,人民政府就开始着手对京承公路进行整修,后经多次改建拓宽,如今101国道从古北口穿关而过,沟通着燕山南北商贸、旅游等的自由往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04:2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