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81|回复: 0

[选刊] 溥仪写诗逸闻录(郑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8 12: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君


被废黜的清末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少年时深居紫禁城这个小天地里,为了摆脱孤独、苦闷的宫廷生活,曾醉心于文学创作。但由于帝师徐坊、陈宝琛等人对溥仪的文学写作漠不关心,也不敢在“真龙天子”的文章上“斧正”或加评语,一切听其自然,所以他的诗文始终没有多大长进。  
  15岁那年,溥仪从康熙、乾隆的诗文集中,深深受到感染与启迪,开始在诗赋上下功夫。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的诗作越写越多,渐渐对向外界投稿发生了浓厚兴趣。他曾模仿、套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写成一篇题为《三希堂偶铭》,文曰:  
  屋不在大,有书则名,国不在霸,有人则能。此是小室,惟吾祖馨。琉球影闪耀,日光入纱明。写读有欣意,往来俱忠贞。可以看镜子、阅三帝,无心慌之乱耳,无倦怠之坏形。直隶长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  
  这篇铭文,经溥仪投稿,发表在上海《逸经》杂志上。此文的发表对少年溥仪投稿热情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溥仪写了不少诗作,曾用化名狂热地向报刊投寄,但除了《逸经》杂志采用《三希堂偶铭》外,其他报刊编辑却并不买这位“真龙天子”的账。稿件寄出去后,如泥牛入海,影踪全无。  
  1922年初夏,溥仪想出一条捉弄编辑的“妙计”,把一篇共八行、四十字的五言诗题名为《鹦鹉》的“新作”用“邓炯麟”的笔名,投寄上海一家小报《游戏日报》,果然马到成功,皇帝的“诗作”终于“破天荒”地见报了。接着他先后又寄出一篇分上下阕、每阕四行的七言诗《浮月》和一篇共八行的七言诗《荷月》,这两首“七言诗”,又很快被该报采用了。据说《游戏日报》编辑部曾多次设法打听这位署名为“邓炯麟”的诗人是何许人也,但始终一无所获。  
  大名鼎鼎的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特意把溥仪在《游戏日报》上发表的《鹦鹉》、《浮月》、《荷月》三首古体诗译成英文,收入他的代表作《紫禁城的黄昏》一书中。并在该书中指出:“这位化名邓炯麟的诗人作者,不是别人,而是清朝的皇帝,现在我将真相披露出来,可能中外人士都会为之惊讶的。”他还说:“皇帝在报刊上发表他的诗作的时候,年仅十六岁,这往往是一个作诗才华开始含苞欲放的年龄。”以此来炫耀他的这位皇帝学生具有所谓“非凡的诗人气质”。  
  最后,秘密终于被揭开了。溥仪在他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透露,他当年给《游戏日报》投稿用的那三首古体诗,原来是抄袭明代一位诗人的作品。可是庄士敦却被溥仪的恶作剧一直蒙在鼓里,从而给后人留下了笑柄。  
  下面为读者列举一些溥仪的诗作,从中亦可窥见溥仪一生经历的点滴轨迹。  
  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长生不老(此为溥仪7岁时写给老师陈宝琛的祝寿诗)。  
  朕心思雪,祈之昊天,昊天乃降,下民悦焉(溥仪11岁写的求雪诗)。  
  《寄秉藩》:浩浩去千里,悠悠岁华长。念子增寥寥,夙夜常哀伤。目击四海沸,坐视邦家亡。久欲奋双翼,继子游东方。奈为俗营牵,日夜交彷徨。勾践志报吴,薪卧与胆尝。  
  《无题》:恶狂澜,实难防,堤崩土解灭田桑。东北区界尽泽国,长幼提携悉逃亡。流离失所或覆没,夜半鬼火隐聚光。吾民无辜遭此毒,皇天不吊弃独孤。时蒙不辰徒悲叹,生死悲欢本一途。安命达天堪久在,心安体舒任祸福。  
  夜坐阶生冷,思君方断肠,宁同千万死,岂忍两分张。孰意君至此,悲愁断若忘,洗盏相畅饮,欢罢愿连床(溥仪写给淑妃的)。  
  海平似镜,万里远航。两邦携手,永固东方。  
  万里雄航破飞涛,碧苍一色天地交,此行岂仅览山水,两国申盟日月昭。(上两首为溥仪“检阅”由70艘日本战舰组成的联合舰队海上表演有感)  
  三笠山前夜色迢,春风吹万乾坤昭。凭楼远眺千炬动,朗月交辉丽九霄(溥仪在奈良)。  
  霹雳呼匐降自天,永扫妖氛开坤乾。黎明初曙光海陆,伟哉皇军功盖前。大义凛然北方镇,日满一心同苦甘。捷报传来无限喜,翘望东天申庆欢(溥仪在吉冈)。  
  四载精勤如一日,挥毫助我书完成,为党事业为人民,赎罪立功爱新生(《我的前半生》出版之际,写给李文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29 17:3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