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5|回复: 0

昆仑概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7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百度 


 昆仑,是古越语名词的汉语译音,其含义等同于汉语名词“台风”,亦可写作“混沦”及同音词“浑沦”。也可写作“崐崘”、“昆仑”等。昆仑是一个与“盖天”宇宙模型密切相关的概念。“盖天”宇宙模型由天盖、大地、天地柱及人类四个部分组成,其侧面剖面图即如繁体字“伞”所示:上为斗笠形天盖,下为水平大地,中间是天地柱,天地柱周围是四方人类。这一宇宙模型古人简记为“天地人”。文献称,天地柱上指天中心(北极),下拄地中心。这根天地柱就是“昆仑”。《太平御览》卷36引《河图括地象》:“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引文称“昆仑(山)”为“柱气”。“柱气”也就是气体柱,它怎么能够承受住天盖的重量呢?原来,古人所谓的“盖天”模型并不是一个静态模型,而是一个动态模型。在这一动态模型中,天、地都各自围绕自己的中心点旋转,我们对天地旋转运动作整体观察,就发现从天中心到地中心存在一根虚拟的轴,天、地同时围绕着这根轴旋转。这根虚拟的轴就是天地柱的雏形。这就是说,天地柱不是实体柱,不是东方朔声称的“铜柱”,而是虚拟柱。天不会下坠的原因在于它的旋转运动产生的轴向上升力与其重坠力相等。大地不下坠的原因和天的一样。这样,天、地之间的距离就固定了。古文献称天地柱为“昆仑”。而“昆仑”的原型是台风。台风是一个柱状事物,它在广阔的热带海面上形成:起初是“无”的状态;随后出现了随机运动的散乱雾气;接着散乱雾气整体慢慢旋转起来,越转越快,形成一个雾柱,它在剖面上分为三层,外层是风,中层是广厚的雾气(水汽、云气),内层是纯净的空气(即“台风眼”)。这个雾柱在其旋转过程中不断地从其底部吸入水汽,水汽进入雾气层后不断旋转着上升,这增加了雾柱的高度,使雾柱与天相接。古人从台风形成的原理出发,想象出了“盖天”论世界的形成过程:起初是“无”的状态;接着出现了散乱的水汽,叫做“混沦”、“浑沦”;再接着“混沦”旋转起来,而旋转运动是一个圆周运动,圆周有圆心,这个圆心就称为“太极”;有了“太极”,水汽旋转就加速了,高速旋转的水汽体中,产生出离心力,它使得水汽中的轻飘物质上升,形成了“天”,重浊物质下降,形成了“地”;天地成位后相互间也产生了气体交流,即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二气交合,孕生人类及万物。这样“天、地、人”齐备,世界就诞生了。而“混沦”中心的空气柱(相当于“台风眼”)则成了“通天柱”,从柱中可以上下天地,即从地心往上可以到天的最高处——北极,从天北极往下就可以到达大地中心。   古人把“通天柱”的座落区域定在中国西北的甘肃地区的沙漠地带。因为“台风眼”有一个特点:空气纯净,艳阳普照,永无风雨。既然通天柱相当于台风眼,那么它下拄的地方,必然也是阳光常照,恒无风雨,而沙漠就是因为久经日照,没有风雨,导致土地沙化形成的。所以,甘肃沙漠就是昆仑中心之所在。   从台风剖面可以知道,通天柱的外围就是广厚的云气层。中国境内的云气层座落区域被设在甘肃沙漠地区外缘至陕西一带。其陵墓在陕西的黄帝被记载为“百官以云命名”,“军队称云师”,以及出身于陕西蓝田的女娲被记载为“云姓”,以及被称居住于昆仑山的西王母乘“紫云车”,这些“云”皆来源于这个“云气层”。   雨水来源于云气。雨水汇流就形成河川。所以,古人把黄河源头定在“云气层”下面。《说文》:“(黄)河水出(甘肃)敦煌塞外昆仑山,发源注海。”   从台风剖面可以知道,云气层的外围就是大风层。古人把陕西外缘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视为“风区”。这与中国为典型季风区的现代气象地理术语一致。中国上古时代的最高统治集团叫做“风姓集团”,风姓王者的首都均设在“风区”,如伏羲在今河南淮阳设都,地皇在熊耳山龙门山一带设都,人皇在日照两城镇一带设都等等。   中国上古哲学思想中的“太一生水”说及“五行”说,均与“混沦”有关。“太一”可近似地视为“太极”。“太极”就是散乱云气初期围绕的圆心点。此圆心点一旦成立,所有的散乱水汽立刻就聚集到它周围,形成为包含无数细小水滴的“云气层”。所以“云气层”所含的水分即所谓的“真一之水”。天地成位之际,“真一之水”即以“气运”方式从西北经北方被输送到东方,通过灌溉滋润,转化为五行之木;然后东木以“气运”方式被输送到南方,在炎热环境下被转化为五行之火;然后南火燃烧的结果木灰被以“气运”的方式输送到西南方,转化为尘土,此即五行之土;然后西南方的尘土被以“气运”方式输送到西方,层层累积,积压的结果是变成金石,此即五行之金;最后,西方金石被以“气运”方式输送到北方,还原为水(因为金石能从固相转化为液相而被古人认为是涵水之物),此即五行之水,接下来它被以“气运”的方式向东输送,从而开始了自持性质的五行运转。   古文献中,“昆仑”也常被写为“昆仑山”,或写成“崐崘”、“昆仑”等字形。这是比喻性质的写法。因为山峰周围常年云雾缭绕,如果把山峰比拟为“通天柱”,那么其周围的云雾就是“云气层”,山脚处的流水就是河川的源头,而山风就相当于“风圈层”。   要之,古文献中的“昆仑”本来是一个虚拟的“天地柱”,一座虚拟的通天之山。但是到了汉武帝时,这位皇帝要求真实地确立“昆仑”位置,学者们就按他的意图,把中国西北的一座大山指给他看,于是他就命名此山为“昆仑山”。这就是现在中国地图上“昆仑山”的来历。所以现在地图上的“昆仑山”与“盖天”世界观中的“昆仑山”不是一回事。   古人描写的“昆仑”确实像台风。《水经注》:“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引文中的“四面无壁,以茅盖之”是模拟“混沦”(台风)中心的空气柱(“台风眼”。注意“茅草之盖”通气的性质),“通水,圜宫垣为复道”是模拟台风云墙以及其下由滂沱大雨积成的大地水流。“从西南入”就是从五行土德之位进入昆仑(混沦),“拜祀上帝”就是拜祀北极星。   《天中记》卷八录《云笈七签》:“昆仑山者,天之中岳也。在八海之间,上当天心。形如偃盖,上广下狭”。《海内十洲记》:“(昆仑山)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对比我国台风纪录片中在台风眼中拍摄的实况(即台风眼上部的形状,确实像喇叭口一样呈圆形发散状,即所谓“偃盖”——倒扣的锅盖之形),就可以知道古人所说的“昆仑”,其实就是台风。   从语音学的角度看,一般认为,发音相近的两个词,其意义也很接近。而与“昆仑”一词在语音上接近的上古词汇,据《路史》等记载,还有“昆连”,罗泌等人说:“昆连者,昏晦之谓也。”那么,根据“语音相似即意义相近”的逻辑,我们认为释“昆仑”为“台风”是正确的,因为台风本身是一个朦胧的雾团,受台风影响的地区,也都笼罩在飞沙走石、雨水纷飞的昏晦气氛之中。   几个相关名词解释。   1.昆仑,中医穴位名。穴位名称含义: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议论:昆仑其实就是台风,而台风就是直立旋转的水汽体,它不断地把热带海面上蒸腾的水汽吸入其底部,然后把它们提升到上部。   2.昆仑,古国名。《书·禹贡》:“织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议论: 根据以上揭示的“昆仑”原理,可知其中名为“昆仑”的那支西戎部族,其居地就在今甘肃沙漠地区。这个判断与郑玄所说的该戎居地位置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吻合。   3.昆仑,山名。在西藏、新疆和青海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为汉武帝所命名。《汉书•张衡传》:“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引文提到的“天子”,即汉武帝。   4.昆仑奴 古文献有“昆仑奴”一词。“奴”指“世世代代(……的人)”,“昆仑”(确切地说是昆仑的中心,相当于台风眼的那一部分)指沙漠或太阳常年照射,少云少雨的地方。因此“昆仑奴”在字面上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在现实中是指阿拉伯沙漠地区部族人氏,或非洲人,或热带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居民。他们的肤色,因为世世代代受到太阳常年照射的关系,变成了黝黑色。   介绍与昆仑有关的几件古代文物   1.玉璇玑(已故考古学者夏鼐建议改称为“牙璧”),出土机会较多,多出土于中国北方山东黄、渤海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普通墓葬中,以玉片为之,一般在其周缘切割出三个拽尾形突出物(即夏鼐先生所谓的“牙”),也有四个的,似乎是死者生前挂在胸前的饰物。此类古玉品种的名称、形义及功用至今不明。“玉璇玑”和“牙璧”是现代人给它们的暂称。但人们已注意到它们的形状接近漩涡。   我们建议,这种古玉器是昆仑(混沦)的纵向截面的模拟物,也就是从北极点往下看昆仑山时所见到的正在旋转的“混沦”,或者说是从人造卫星上看台风时所见到的旋转云团,即相当于今日的台风卫星照片的剪影。准此,此类古玉的名称已可确定为“璇”(“璇”即玉琮上“圆”的部分,参见互动百科词条“璇玑”),古人制作这种玉质的台风模拟物,是要用它来祈求在干旱的北方夏季能有台风适时到来,缓解干旱,保证收成。   这种玉器上还装饰有“齿格”,那是用来表示台风到来时因飞沙走石而发出的物体磕碰声。   这种玉器上一般所装饰的三个“牙”,是用来表示台风的“风”。我们现代漫画中画的“风”,是有画成“蝌蚪形”的,蝌蚪尾巴形状就像这类“牙”。因此,这三个“牙”,其实就是风。但在文献中,古人给了这风三个名字。《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千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引文中的“三角”,就是“牙璧”之三牙。注意:文中提到的“角”,不是我们初中课堂上学“三角几何”中指的那种两直线一夹角的几何角,而是指牛角、羊角那样弯曲形状的角。所以“牙璧”上的“牙”就是上述引文中昆仑山之“角”,其实质就是“风”。引文说一角名“阆风颠”,一角名“玄圃堂”,一角名“昆仑宫”,参照其他文献,知道角名中的“颠”、“堂”、“宫”可以去掉。剩下的角名“阆风”、“玄(悬)圃”、“昆仑(混沦)”其实是同一种事物——风。一角名:“阆风”是一种高门进低门出之风,即此风从高处往低处吹送,所以是一种风。二角名:“玄圃”之“玄”是“悬”的同音借字,本字当作“悬”。“悬圃”在字面上看就是“悬垂的花圃”,相当于现代大公司在厅堂角落处摆放的花盆层层叠放在一个树形花架上的那种情形,四川成都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就是一个这样的“悬圃”:在神树的树枝上都有花蕾和鸟,花蕾就是花圃之花,鸟就是凤(风)。所以“悬圃”其实也是“风”。三角名:“昆仑”就是“混沦”,就是台风,所以昆仑也是风。   以上,我们通过文献所记载的“昆仑”形状与出土文物“玉璇玑(牙璧)”形状的对比,就能更加确信,这类玉器的器形,来源于台风。   2.玉琮。《周礼》:“黄琮礼地”。此前有学者认为,大地是平的,玉琮是竖形物,二者形状不同,没有形状的对应性,所以玉琮不会是大地的代表物,因此“黄琮礼地”是错误的记载。我们认为,玉琮是大地中央昆仑山的模拟物,后者正是竖形物。由于昆仑山植根于大地,是为“大地之柄”,握住了大地之柄,就等于掌握住了大地。所以,昆仑山就是大地的代表物,亦可称为大地的等价物。这样,“玉琮礼地”就有根据了:礼昆仑就是礼地。古人玉琮礼地的时间规定在夏至日。郑玄注《周官•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云:“(黄琮)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混沦也。”这是因为,“混沦”就是台风,在古越族居住的我国南方沿海(浙、闽、粤)地区,台风来临的时间总是在夏天(在精美玉琮出土最多的浙江杭州地区,“台风季节”是七、八、九三个月。在广东海南一带,台风来得更早一些),所以古人就统一规定以“夏至”日作为祭祀地神的日子。在夏天祭祀地神的目的很清楚:希望台风带来大量雨水,帮助夏季干旱土地上的庄稼生长。   实际上,玉琮的别名就是“璇玑”。由于受《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一句的影响,人们一提到“璇玑”,就联想到北斗星。其实,“璇玑”二字双双为玉旁,说明其造字本义是指玉器,而后被搬到天上去,成为北斗七星中两颗星的名字。据互动百科“璇玑”条解释,璇玑就是玉琮,更进一步细究,玉琮是方圆结合体,属于古玉器中形体最复杂者,这就意味着其形体各个细部还有专门的名称。据研究,“璇”是指玉琮上“圆”的部分(这一部分相当于台风眼及其周围的云墙,由于台风是旋转物,所以“璇”字由玉加旋构成),“玑”指玉琮上“方”的部分。因此,玉琮上“璇”的部分在实质上等于上面介绍的第一种玉器,只不过第一种玉器把“混沦”蜗漩的形态刻画得更加逼真一些。所以,第一种玉器的正名应该是“璇”。   3.四川成都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实际上就是“昆仑(混沦)”模型。首先,“神树”的“树干”相当于天地旋转的虚拟中轴线,即相当于台风眼。其次,“神树”的“树枝”上的“鸟”就是“凤”(风),这相当于台风剖面结构中最外层的“风圈”。第三,“神树”中自上而下紧贴着“树干”的“龙形物”就是“云-雨-水”,相当于台风剖面结构中的中间层——云墙区。很凑巧的是,四川成都三星堆博物馆,把“神树”模型放大,立在大厅中央,周围建造了旋转楼梯,本意是让游客能边走边看,从各种角度欣赏神树,但却在无意中把台风外围的自高空旋转下吹的风的路径表现出来了:这蜗旋式的楼体正好成了台风风圈的动态模拟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0 21:40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