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66|回复: 0

[选刊] 不才明主弃(起个名字真头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9 16: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起个名字真头疼


说到古诗,就不得不提及唐诗,提及唐诗,就不得不说到李白。李白是公认的天才,能得天才推许者自然也是上上人物。遍览李白的赠答诗,最得诗仙推崇的非孟浩然莫数。倒不只是因为那句流传千古的“唯见长江天际流”,相较而言,李白的另一首赠孟浩然的五律更耐人寻味,诗是这样写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篇五律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李白对孟老夫子可谓不吝溢美之辞。虽然“高山安可仰”有李白一贯“白发三千丈”式的夸张,但孟老夫子只凭一句“花落知多少”,令诗仙揖一下“清芬”也是足够资格的。但当我们对孟夫子的生平有所了解后便会发现其中令人费解之处,孟夫子究竟何等样人?果然如李白所称赞的那样“红颜弃轩冕”么?
  
  诗言志,欲了解一位诗人尤其是大诗人,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话想必是有说服力的。不必翻寻孟老夫子的诗集,只需翻开唐诗三百首里的几篇便可看出端倪。“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是求仕不得的牢骚,“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是官银两空的悲凉,“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是对前途的迷惘,更不必说那首著名的“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字里行间哪有一分“红颜弃轩冕”的洒脱?非但不弃,反更苦求,以至于“永怀愁不寐”了。
  
  既然如此,李白为何还要写出“红颜弃轩冕”这样莫名其妙的诗句来?在我分析无非有三种可能,第一,李白对孟夫子的求仕经历一无所知。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孟夫子的求仕诗太有名了,记得我学习诗词时,江南雨先生在讲及“委婉的,艺术的向人有所求助”的诗时便是举孟夫子“临洞庭湖上张丞相”一首为范文的。而作为与孟夫子同一时代的李白,对此一无所知有点不可思议。第二,李白明知孟夫子求官的经历,却故意加以遮掩粉饰。这种可能性也很低,由诗观人,李白应是那种豪迈近乎狂放,率直近乎天真的人,睁眼说瞎话对于李白应该是件困难的事。第三,李白是用反讽的手法,就如当着矮子夸他像姚明。不过如此一来,则本诗过于刻薄,与李白同孟夫子的交情不符。三种可能皆不成立,这种困惑一直缠绕着我,直到我偶然读到下面这则记载:
  
  据说孟夫子一次被王维引见给唐玄宗,玄宗问他有何新作,孟夫子当即朗诵了一篇五律:“北阕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当诵到“不才明主弃”一句时,玄宗不悦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家。从这之后,孟夫子的仕途梦也就到了尽头。
  
  读到这里我猛然顿悟,李白所说的“红颜弃轩冕”中的“弃”字并非抛弃之意,而是被抛弃之意,其中暗扣孟夫子“不才明主弃”一句中的“弃”字。翻译过来就是“孟浩然因为那个倒霉的弃字从此被官场抛弃”,也只有这样解释,才是圆满的。:)
  
  其实李白对孟夫子被“弃”原因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并未切中要害。虽然从唐玄宗的话来看,惹祸的是那个“弃”字,但仔细分析却会发现其中另有玄机。为帝王者皆有一种征服欲和控制欲,就像大臣上表要写“臣不胜惶恐死罪死罪”之类表示恐惧一样,皇上听了才受用。与此相映的是古代诗歌中的宫词,其内容抒写的大多是向皇上求宠不得的怨恨与悲凉。从流传下的宫词数量来看,中国的帝王们对这种因失宠而发的悲怨并不反感。(历史上似乎只有袁枚因写了“因风想玉珂,人似隔天河”而遭申斥,但也只是申斥而已)孟老夫子的这个“弃”字便很得宫词之妙,无论如何不至于因此被赶回家的。关键在于前面的“不才”两个字,这句诗如果换作一般文人所作,唐玄宗断不至于如此生气,没准还会微笑着首肯几下。怪只怪孟浩然太有名望,孟夫子是何等人物?是李白都“安可仰”的大诗人,非但并非“不才”,反是大大的“有才”,这句诗在唐玄宗看来便有了讥讽的意味。既然前面的“不才”是反话,后面的“明主”也就不大靠得住,想来没有皇帝愿意被暗讽为昏君,无怪乎唐玄宗要如此恼火,但碍于皇帝的面子又不好明指出来,只得抓住一个“弃”字大发雷霆,赶孟夫子回家继续“卧松云”了。
  
  从“仰天大笑出门去”到“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在隐与仕的道路上也摇摆多时,也难怪他要如此推崇孟浩然,实是借孟浩然之“中圣”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同爱发牢骚的孟夫子一样,李白的仕途也并未平坦多少,不久后也因为“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中,将丰腴的杨玉环比喻为骨感的赵飞燕那奇特的想像力而被罢官回乡。此是另话,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旧体诗歌史中,还有一位同样因为“红颜弃轩冕”而闻名的人物——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几乎每位对古典诗歌稍有了解的人都耳熟能详,有趣的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千百年来世人只注重到“不折腰”三个字,却忽略了“五斗米”这个前提条件的存在。岂不知三字之差,相去何止万里。举个例子,比方说万一某天某位眼神不济的编辑看中了我这篇文章,来函说稿费千字六十,但要我将立意按他的意思修改。我怒道:“金鱼先生岂能为六十块钱改变立意,少于二百免谈。”诸位会做何感想?是否会称赞我这份傲骨?
  
  其实陶渊明的原话是这样的:“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仔细体味,其中并无多少不肯折腰的傲气,反而更多些官小俸微的牢骚。五斗米不肯折腰,五石呢?五十石呢?想来陶先生腰部的柔韧性会有所提高。封建礼教最重规矩,父子君臣乃至上下级间礼仪繁多。即使贵为一品大员,见到皇帝老子也要三跪九叩,连呼臣有罪有罪的。陶潜对此不可能不了解,既然选择出来做官,对折腰一事应该有心理准备。之所以不肯折腰,是因为对象的身份是“乡里小儿”。我们不妨做个设想,如果皇帝老子当时兴起,下旨陶潜官封一品,再加封个太子少保什么的,陶潜先生还会不会因为不肯向上级鞠躬,不肯向皇帝老子叩头而高唱一曲归去来兮?
  
  正如李白赞美孟浩然正是赞美自己,古往今来的文人推崇陶渊明也是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毕竟平步青云者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还是郁郁不得志的。仕途不顺便标榜自己“迷花不事君”历来是中国文人的通好,就仿佛分手的男女恋人,自尊心使然仍要丢下一句“这次是我甩的你”。倒是一些真正的隐士在历史上却并未留下名字,不过也许这才是隐的真谛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29 17:3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