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4|回复: 4

六闲论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5 01: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第二十一届(湖南衡
阳)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


传统诗词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浅析

华旭

[摘要]  提出传统诗词在维护汉字的纯洁性,实现汉字雅化美化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新词入诗提出新角度的理解;通过与广告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传统诗词在现实社会中的商业作用;阐述了传统诗词的主要社教功能应是美育功能.
[关键词] 传统诗词, 现实社会, 作用,功能
                汉字的纯洁性, 汉字的雅化美化, 新词入诗
                广告, 商业作用
                社教功能, 美育

        学习,研究传统诗词到底有何意义?或直白地说:有什么实际用途?

        一种看法:传统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研究它是为了发扬传统文化.
        这种说法没错.但有关传统诗词功用的表述,我个人认为不够直接.如我们研究历史,揭示历史的原本面目,试图探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以历史为鉴佐证现实,把握未来.
        所以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关传统诗词针对现实及未来的意义的表述不够精准直接.
       目前,我们社会上有一种向”洋”倾向,他们把传统文化几乎全部否定了.不但否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诗词,艺术中的书法,国画,就连中医又有人开始否定了,更有甚者把孔子的作用都排到了章子怡,姚明的后面.以上述说法反驳此类人士是否太无力了?
        第二种看法:把当今社会诸多丑恶现象的产生归咎于诗教不够.在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就有人提出诗教可以促进反腐倡廉,诗人更容易保持廉洁自律.
        我认为这是把诗词的社教功能泛化了.以至混淆了审美标准和道德操守的界限.历史上的奸臣贪官中做出好诗词的不乏其人.
        再一种看法: 无用论.认为传统诗词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的作用已被大大淡化,残存部分也已被小说,影视,新诗等文艺形式所替代,至少是可替代.传统诗词已彻底沦落到类似寿山石,青田石等文玩收藏类.

        具体而言,我个人的看法,在现实环境中传统诗词至少有如下几项功能不容忽视:
        首先,维护汉字的纯洁性及汉字的雅化美化功能.
        面对外来语,外来文化的冲击,科技的日新月异,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汇.面对这些新词汇的出现,我们首先遇到一项汉语规范化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国家对此是有足够重视的,<<辞海>>等汉语工具书定期都有增补版推出,很大程度上实现和维护了汉语的规范化.
        但另一方面,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本身既有直观,美观的一面,又有演化能力强,表意丰富,容易产生歧义的一面.容易产生歧义的一面需要规范,以利科学技术工作的开展, 同时美化,雅化的一面也需要突显.这应该是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包括诗词爱好者,创作者的责任.
       如:英语中的HUMOR,当初在翻译成中文时,经反复推敲,确定为:幽默.即兼顾到意译与音译,又兼顾到汉语的规范化与美化雅化(诗意),可谓后世之典范.
       再如:COCA-COLA. 据说当初刚进中国市场时,关于名字如何翻译曾大费一番周折,最后在请教有关中文专家后确定翻译为:可口可乐.这成了外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突破不同民族之间文化隔阂的典范.由此可见,对于语言文字的美化雅化问题,不只是我们应该重视,老外也在注意,不只是文字文化工作者应该重视,商家也在注意,因为相关事项处理的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其商业利益能否较圆满地实现.
        最后一例是:EMAIL.翻译过来的规范用语是:电子邮件.简称电邮.这种翻译于汉语规范化自然无可非议,但出于汉语雅化,美化方面的考量,是否显得有些呆板,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又有了一种叫法:伊妹,或伊妹儿.前者接近科技术语,后者带有更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性化味道.
        语言文字的精炼和美化雅化,既是传统诗词创作的基础之一,也是传统诗词在文字层面功能的社会化.
        在此又引伸出对新词汇入诗的理解.目前一些诗词界人士对新词汇入诗颇多异议.我个人觉得,新词汇应该可以入诗.我们不应该只是满足于前人已有的词汇,而不思开拓.但新词汇在入诗词之前必需经历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以达到词汇的雅化,美化效果.现实语汇,新词汇的雅化,美化,这是诗词界对当今现实汉语汉字文化环境不可逃避的责任.语言也是要发展的.
        其次,商业作用,文学功能.
        当今社会,我们每日所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前人,而信息的平均质量又远远落后于前人.我们已被庞大的低质量信息所包围.
        我们的文学创作环境也被这种现实所左右.稿费是论每千字多少.想以文字生存,只有长篇小说最合算了,纯以诗词创作糊口,一年都可以饿死你百把回.文字质量的要求已被大大忽视.
        是否我们现实生活中就失去了对文字语言求精求简的需要?
        不是.现实商业社会中至少有一样是很明显在求精求简的-----广告.
        广告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在数秒或数十秒之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事后还要经得起玩味.
        这与当今展览中的书法作品蛮相似的.比较接近于传统诗词的创作思维.
        我们评价一首诗词的好坏大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意境是否深远;构思是否精巧;语汇是否精炼.
         我们将其对比于广告创作以为如何?
         当初日本丰田汽车在进中国大陆市场时有过一个经典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其广告的构思是否精巧,语汇是否精炼,已一目了然,不必多言,而其借改经典古诗串联传统文化与自己的产品,哲理与现实.意境还不深远吗?
        我们的东邻早已注意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现代社会的关系,我们自己呢?
        反观我们自己的很多广告,浮夸吹嘘之词泛滥, 语汇贫乏;构思平淡;意境全无.
        不客气讲,是在该露脸的地方露了屁股,花钱找人嫌(骂都不值).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项结论:从事广告文案等工作的人士,多学一点传统诗词的知识,尝试一些传统诗词的创作对自己的工作是大有好处的.你未必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但一定会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广告文案.
        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绝对不是我们当今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绊脚石,而是营养土;现代化不应该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其中也应包含传统的现代化.
        我们的东邻日本早已在这方面作出全面的尝试,产生了相当丰富的成功经验,当然因为其文化的单一性,以及其文化派生于华夏文明,非主体文化,也存在不少问题.总之日本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学些传统诗词知识, 尝试传统诗词的创作对我们提升文字技巧,强化我们在处理小说,论文,等其他文学,文字方式等方面大有益处,这就不必细说了.
        再者,社教功能.
        诗教自古就是中国社教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已不必置疑.但有一点必须说明:诗教更大程度上是有关审美的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与道德情操的教育.
        传统诗词与传统艺术(书法,国画等)都具备明显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同的只是方式和途径.
        但中国有一种强化这种审美教育的独特方式----“合”的方式.即通过诗书画印等诸位一体的综合方式来强化美对观众的感染.
        以优美或雄健的书法书写优秀的诗词,配以出色的国画,再点缀精美的印章.这比单独的某一种形式的感染作用明显多了.

附:社会实践案例一则:
一台湾朋友经营翡翠生意,请我代拟一广告用语.三思后得句如下:

莫恨春归无觅处,只因秀色逊三分.

前句取自白居易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改”长”为”莫”.后一句将翡翠对比于春色,将春归的原因偷换为秀色逊三分.
若纯为文字广告论,易稍伤于隐晦,但若配以图片,或影视画面,则易凸显出二者对比和关连的效果.
发表于 2008-8-15 0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另外,诗不能媚现俗,也不能媚古俗。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5: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媚古俗.北江兄归纳的好佩服.
再上.
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
        论    文



传统诗词的困境
           作者:华旭
    当前,传统诗词未获文学主流社会的普遍承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传统诗词体系构建的内因和所谓文学主流社会体系的局限性的外因,内外两重原因.

    先说文学主流社会体系的局限性这一外因.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一个全盘西化的体系,在某些领域尤其是人文领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兼容性问题.
    众所周知,中西文明在较长一个时期内是相互独立发展的两大文明体系,各有着较强的独立性.中华文明较重感性,感悟,对比于西方文明少了些系统和理性;中华文明较重人文伦理,西方文明有关自然,理工等的学说体系则较完备;中华文明较重技术,技巧,西方文明较重学理,理论等等,各类差异不一而足.
    两种文明各具优势,在不同时期分别代表了全人类文明的最高程度,都对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自汉唐至明朝初叶华夏文明处于鼎盛和领先地位.明以后,西方文明在经历长期的积累和整和,尤其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完成了整个体系的较完备细致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为代表的西方近现代文明,逐步取代了华夏文明的领先地位.
    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逐步意识到这种差距的,也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开始吸收,引进近现代西方文明和调和两者.
    这之后先有不同程度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式的调和,试,都失败了.直至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内外矛盾加剧,中国已沦落到亡国亡种的边缘,在急于富民强国的基础上,采取了全盘西化的作法,首先在文化科学领域全面引进了西方的学科体系.这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也为我们今天的民族中兴打下了基础.但时至今日也是对当初的全盘西化作出反思和修正的时候了.
    1>数理化等自然科目,基本上采取了全盘西化的作法,并且很成功,未出现明显的兼容性问题;
    2>哲学,历史:引进了西方的学科构建方式和基本观点,针对中华文明原有的素材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重构,有遇到兼容性的问题,但处理的较理想,完成了中西文明在该学科领域沟通交流的平台的建设.
    3>文学艺术类学科则碰到了巨大的兼容性问题.这与文学艺术类学科强烈的民族性有着密切关系.
    如音乐:虽然有引进西方音乐的七音代替传统的五音体系,也在其他方面对音乐作了引进和改造,但形成的局面依旧是美声,流行,民乐三足鼎立,歌剧,京剧双峰竟秀.但无论如何在音乐学院中还有民乐的地位,歌剧团,芭蕾舞剧团之外,我们还有京剧团.
    再如美术:我们即接受了油画,水彩画,依旧承认并享受着传统的国画,他们以各自的轨迹独立发展,互相影响.由于有着传统审美习惯和书画市场的巨大影响,传统的国画比西方的油画更容易被广大中国人所接受.美术学院中也是中西并存,独立发展.
    4>最惨的是文学,而文学中最惨的又是传统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诗词占了很大比例.抽去传统诗词,则基本已无法构成一部较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诗词是扎根于中国汉字,汉语音韵等很纯粹的中国文化基因之中而产生的极中国化的文学类别,与以西方文字,语音为基础而产生的新诗完全不同.无视传统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一味强调西方文学体系的完整,导致的结果不但大大弱化了传统诗词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严重阻碍了他的发展,也掩盖了新诗引进过程中的速成和不成熟.造成一个怪现象,传统诗词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却传承乏力;新诗在现代文学体系中有地位却不成熟,难被广泛接受.

    我们必须注意传统诗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和文字及音韵密不可分的,而这两点又是不同文化中差异最大,最基础部分.所谓的文学主流社会应该向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学习,必须在现代文学体系的设计中给传统诗词一席之地.

    再说传统诗词体系的内因.
    时至今日,传统诗词生存的土壤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脱离了科举制度的依托, 传统诗词不得不以纯粹的文学形态存在.传统诗词因此又必需在当代文学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如上所诉的,当代文学体系没有足够的兼容性,包容性来接纳传统诗词这一外部原因之外, 传统诗词过分依赖旧有的存在方式,不能象中国古代哲学和历史学科那样充分吸收西方的学科构建的基本观念和方式重构传统诗词学也确实成为阻碍传统诗词发展的重要内因之一(详见拙著<传统的现代化>一文第三节:建立现代古典诗词学).(注1)
    毕竟兼容性的问题来自于需要兼容的对立双方.

    如何构建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传统诗词学,其它学科构建过程中的有关经验教训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哲学的学科构建是较成功的典范.如前所述,他们有兼顾到文化的民族性和学科的规范化两方面,较理想地处理好了新学科的兼容性问题.
    这就好比是房子,中国原本的史学,理学等就好比是一座座传统的四合院,今天我们因为市政规划,土地利用率,建筑物的承载负荷,以及居住习惯,环境变化等等原因,我们必须将他们翻建成楼房.
原本的砖瓦是宝贵的资源,我们不可能抛弃,一旦抛弃了,所有的新规划新设计都将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的是引进外来的是楼房的设计概念,在调和原有的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完成设计的更新;引进外来的预算,决算工程管理模式等等.总之,原由的四合院已不适合我们今天的环境了,新的楼房应该是充分利用了原由的砖瓦等基本素材,适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中式的现代化建筑.
    京剧的某些情况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我个人对京剧的现状的感觉是:多传承,少发展;重表演,轻理论.导致京剧离现实越来越远.生存现状很让人担心.
   事实上,<智取微虎山>,<红灯记><沙家滨>等几出现代样板戏的推出,从京剧的发展上来看,意义重大.首先它们把京剧从传统的才子佳人一类的题材拉入到了现实题材;运用传统的经典京剧语言完成了对现实题材的叙述.在这两点上不但意义重大,并且确实做得很成功.也正因此,这几出现代样板戏至今仍被广大戏迷广为传唱.
   但是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建立一个较完整的新体系,使得现代样板戏的成功仅仅昙花一现,京剧仍是后继乏力.但也正是现代样板戏说明了一个道理:传统的东西不是不能动,动了未必不好.
   也正是缺乏一个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做指导,后来的很多有关京剧改革的尝试表现出来的是无原则和盲动.给人感觉很肤浅,没道理.例如简单地把西洋乐器搬入京剧演出.
   书法,国画的借鉴意义来源于另一方面.书法目前已建立较完善的学科体系.这为书法教育纳入正规的院校教育,扩大影响,持续发展,以及便于和相关的艺术门类加强沟通交流等都帮助巨大.但由于在学科的建立过程中,过多地借用了西方普遍意义上的艺术观,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与西方现代艺术观的差异.也带来了某些偏颇.中国传统的艺术观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渊源密切,几乎走到了一体两面的地步,同时, 中国传统的艺术观还承担了巨大的社会教化的功能.这已成为书法民族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味地套用西方的艺术观,势必忽视和淡化书法艺术的民族特性,不但影响了书法艺术的长期发展,同时也造成一种现象:部分作品圈内叫好,圈外缺少认同.因为很多民族性的东西已沉淀到整个民族每个个体的骨髓里去了.
   不建立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传统诗词学,传统诗词的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多无法回避的障碍.比如:1.传统诗词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兼容性和民族性的问题?
   2.如何看待传统诗词的社教功能,如何看待和确保传统诗词对汉语文字的雅化和纯洁化的功能?
   3.白话文的新语境下,如何看待新词,双音词入诗?
   4.推广普通话的环境下如何看待新韵入诗?如何看待新韵与平水韵的关系?
   5.如何看待诗词格式的创新?
   等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离开可现代学科意义的传统诗词学这一大背景,有关上述几项问题的解读和阐释都难以确保基本的全面和正确.

注1:该文收入<全国第十八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
发表于 2008-8-15 20: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由现在的学术架构和媒介架构决定的。举个例子,一张报纸,古典诗歌是几乎占不到一角的位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0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即是合理.
这话有真实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9 01:2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