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46|回复: 1

[原创] 诗论 其五 讨论《墨如金大赛入围者萧祝前老先生来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2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论 其五 讨论《墨如金大赛入围者萧祝前老先生来信》

//凌丽的一首《永夜遣怀》第一句“世事如今仍未惯”三个仄声字,//这里当是指“仍未惯”为仄仄仄吧?但“仍”普通话和平水韵都读作平声。

//第六句:朱衣座上屡更冠。这里本应是平声字,但这个字用在这里应该读成jeng(geng)去声。只是在三更天、打更、更夫才读成jing(geng)平声。显然这一句也失律。//“更”用作动词和名词时当读作平声,用作副词时当读作仄声。这里“屡更冠”中的“更”当作动词,为平声。普、平皆然。

//二等奖,悼关山月夫子,第三句违律,此句的格律为11———11,而此句为—11——11,按律第一字平声,不能补救第三字仄声,只能用第五字来挽救。//不知律出何处?

//坐春风//语出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一等奖的第二首第四句,半湖红拥绿扬(杨)桥,中的“湖”值得斟酌,即是乡村之景,乡村中百分之九十九应是“塘”,那(哪)个乡村中又有“湖”呢?如改为“满塘红拥绿扬(杨)桥”不是更好吗?//湖: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如惠州有西湖。而塘一般较小,无须搭桥。其实,这些东西的问题不在这里。

从粤语的角度来看,孤平、三平三仄脚读起来并不怎么有很拗的感觉。

词中的对仗,宋人也时有打破的,如张孝祥的《西江月》、《浣溪沙》。

古风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其须要起承转合,铺垫和升华,须要有驾御大诗的能力。相对来说,律、绝有点象剪影。至于用什么语言入诗,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其实,用现代词语入诗,呼声已经很高,也是大势所趋。而且,每个时代的古体和乐府都有自己的面貌,如李白的《清平调》三首,说是乐府,其实绝句。

讨论诗歌,当以讨论情感、思想、意义、内容为主,形式为次。摒弃朋友诗、口号诗,当为切綮。

2008


附:墨如金大赛入围者萧祝前老先生来信(讨论)
蔡铧扬院长:
刘晏先生:
二位好?
       当我接到您院寄来的《首届•墨如金•诗书画印创作大赛作品集》的时候,我阅读以后,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但不便提出来。这次广州之行,拜访二位,知二位很坦诚,所以我今天斗胆提出些意见,供参考。
   “书印”我是外行,画看不到原作,单凭影印件上是看不出优劣的,不便品评。今天,单就诗歌作品提出意见。
    这次评诗的评委,可能不懂格律。所以在入选作品中,很多是违律的。有些标明是“古风”,其实“古风”除了平仄要求不严外,其他要求比律诗更严。一般要求,不能用现代语入篇,应像赋一样来写,所以对文字、词语要求很严,更重要是强调诗的意境,如同新诗一样,在形式上要求古香古色。所以,一般古文知识不深的作者是不敢轻易动笔写古风的。这次您们选入的古风作品,大部分只能说是“竹枝词”“民歌”,看不到“古风”的味道。
    格律诗、平仄、对仗等,必须合律,如不合律,就不要标明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正如刘晏先生讲的,干脆不标这些“衔头”。三平脚、三仄脚、是律诗中的一大忌。如135页中,胡德堪的一首《香港回归周年颂》的第二句,“无可奈何彭都归”,末尾三个平声字,(颈联,对仗也不工,自由港,怎么能与祖国威相对呢?);又如凌丽的一首《永夜遣怀》第一句“世事如今仍未惯”三个仄声字,第六句:朱衣座上屡更冠。这里本应是平声字,但这个字用在这里应该读成jeng(geng)去声。只是在三更天、打更、更夫才读成jing(geng)平声。显然这一句也失律。像这样违律的例子太多了,不必一一例举了,像这样的作品又入选了,真令人好笑。
    关于词的格律要求更严,词中也有对仗,如《西江月》头两句,《浣溪沙》二片的头二句都须对仗,平仄也更严。我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您们下次再搞大赛时,千万要注意这些问题,否则会遗笑方家。
    我上次在广州时,向您们介绍的诗坛几位高手,如熊东遨、朱帆、熊鉴、李汝伦、李继伦、邓步锋、范少华、古求能等人,他们几个多在广州、东莞居住,但他们在全国诗坛上都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熊东遨多次在全国大赛中担任主任评委,这些人,我都一一跟您们介绍了,您们与他们多交流。
    另外,还得提一下,评选优作时,不能讲感情,再好的朋友,他的作品不够入选资格,就不能入选。像这次三等奖的三首诗作,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和不二山人•之四》的第二句,中的“畅交流”、非诗语也,《天下归心•之一》纯属口号诗;第三首,月弯星明一杆横,“月”与拜(称)有何关联。二等奖,悼关山月夫子,第三句违律,此句的格律为11———11,而此句为—11——11,按律第一字平声,不能补救第三字仄声,只能用第五字来挽救。末句“坐春风”中的“坐”字,令人费解。一等奖的第二首第四句,半湖红拥绿扬(杨)桥,中的“湖”值得斟酌,即是乡村之景,乡村中百分之九十九应是“塘”,那(哪)个乡村中又有“湖”呢?如改为“满塘红拥绿扬(杨)桥”不是更好吗?
    以上是个人之见,有不当之处,望二位先生批评指正。
                                         顺祝
冬安
                                         狂徒:萧祝前于
                                        二00八.十一月二十八日

[ 本帖最后由 北江 于 2008-12-20 16:19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16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永夜遣怀》第一句“世事如今仍未惯”,“仍未惯”今音古音都是平仄仄。

二、朱衣座上屡更冠。“更”按理有三种读音:打“更”、“更”上一层楼及“更”改的更,显然这里读“更”改的更,是为平音。

三、坐春风句,个人认为全诗上下唯此字用得最妙,很是生动灵巧。

四、关于古风诗的概念,本人觉得不应该给它定得太死,或者看得过于严肃,不是我不尊重古人的东西,而是古人本来都没有这种要求,我们后人反而画蛇添足,觉得没必要。的确,萧先生有一点说得很对,诗的根本在其意境。即然如此,诗就是诗,赋就是赋,那能混为一物?古风与格律诗的区别在于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等。一般情况下,非格律诗者,标上“五古”、“七古”亦属合理,当然,若写得像散诗一般或是字句、境界庸庸平平,这就是作品质量问题了,可作淘汰处理。

五、我最想说的,就是一等奖《乡村即景》。萧先生说诗中一“湖”字值得斟酌,认为乡村之景,仅“塘”,不应有“湖”。我觉得,这里没必要咬文嚼字的钻牛角尖,按萧先生此处的逻辑思维,应该是第二句“吹落斜阳水上飘”的“飘”字,因为这个“湖”字读过中学的学生都能理解其境界。此处,北江先生已经作了很好的解释,若改“满塘红拥绿杨桥”还真是殆笑大方了,乡村大的湖泊在南方并不少,但在塘上架桥者,却是古来未有的。作为诗人,本人认为应该多阅世、多感悟才能写出真性情的作品,若只咬文嚼字、闭门造车,怕是难有所成。
在墨如金诗词作品中,不乏佳作精品,当然也有境界一般般的,但是在诗词文化穷山剩水的今天,能一睹全国各地新人前辈的风采,不是一件值我们这些爱好者庆幸的吗?而在这么作品中,觅竹最欣赏,最佩服的,也就是这首《乡村即景》了。牧童、萧声、夕阳、鹭鸶、湖泊、晚桥,一幅轻松愉快的乡村晚景,作者用字用句娴熟老练,境界思维一线贯穿,描写甚是生动灵巧。其中“任是鹭鸶衔不去,半湖红拥绿杨桥”的“衔”与“拥”不比古人的“绿”、“闹”、“关”之妙吗?

六、三平三仄脚的确是古人所说的诗中大忌,但觅竹认为,若为境界,破亦无妨。

七、昨日已拜萧先生书信,其中有很多对我们今人作诗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部份觅竹不敢苟同的。本人认为,不应把诗词看得太死板,不然不期望我们能有所突破、有所贡献,反而只能在古人的圈子里打转,写来写去,也不过是古人反反复复写过的东西,这又何苦!

八、本人也支持,非格律诗者不应标名七绝或七律,但若仅某一两个字出律失对但境界深远,也不反对称为律绝。毕竟诗之道在于精神,而非形式(词牌也是如此)。
另外,本人的一位诗友,川西田瑞昌老将军,他认为古人留下来的格律,不一定是最好的,并且自己和诗友试谱了另外几种格律,读之亦琅琅上口,按古人或守旧夫子的说法,这肯定不算数,但古人的律调也是人谱出来的,难道就一定是最好的吗?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
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有不妥,敬请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顺祝
大安
                                         维新诗派:廖觅竹
                                         08年冬于佛山

[ 本帖最后由 白衣觅竹 于 2008-12-16 15:1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9 18:2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